发布于 2024-12-23
8768次浏览
口腔颌面部的皮样、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胚胎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来。口底的皮样或者表皮样囊肿,是因为第一第二鳃弓在中线融合处,被埋入到上皮参与发展而来,也可为获得性植入囊肿,是创伤性上皮植入组生命所至。其临床表现主要好发于口底、颌下、眼睑、鼻、额、框外区、耳下等部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生长比较缓慢,常为球形,深在,边界清晰,触诊有面团感,一般无自觉症状。其治疗一般作为手术治疗,皮样、表皮样囊肿为良性肿物,与周围的界限有明显的界限。手术很容易摘除,手术创伤比较小,极少数感染者可先行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