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8
9512次浏览
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当中胆固醇过量沉积结晶,形成贴附在胆囊壁上的胆固醇,这种胆固醇性息肉往往和饮食、生活习惯以及胆囊的收缩功能,或者某些遗传因素相关,而胆固醇性息肉除了通过饮食调整,还可以口服熊去氧胆酸,对于部分胆固醇性息肉,可能使其缩小甚至消失。腺瘤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粘膜出现增生,这种腺瘤性息肉往往表现为单发、直径较大、内部有血流信号、存在癌变的风险,这种息肉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建议尽早外科手术切除胆囊。炎性息肉则是由胆囊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胆囊壁,而形成的炎症增生性息肉,会合并有胆囊结石,而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也建议外科手术治疗。专家提示: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三种。胆固醇息肉是因为胆汁中胆固醇过多,从而形成结晶粘附在胆囊壁上,这种可以通过服用熊去氧胆酸来治疗。腺瘤性息肉是由胆囊黏膜增生引起,炎性息肉是由胆囊炎症造成,这两种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