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8
6721次浏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科
出血热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明文规定,属于乙类防控管理传染病之一,主要是因为鼠类感染造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属中的各型病毒。出血热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儿以及毛细血管儿的广泛性损害。典型的症状表现有发热、低血压休克、肾损害、以及充血和出血的症状等。出血热的潜伏期可波动在4~46天左右。大部分情况一般为7~14天左右,相对以两周多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