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 药典
FRUCTUS MORI 药典
Sang Shen
《新修本草》
为桑科植物桑Moms alba L.的果穗。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南等地。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用。
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0.5~0.8cm。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气微,味微酸而甜。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甘、酸,寒。归肝、肾经。
1.肝肾阴虚证
本品能补益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适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关节不利、失眠、须发早白等症。对肝肾阴虚兼血虚者,还能补血养肝。其作用平和,宜熬膏常服;或与熟地黄、何首乌、女贞子等滋阴、补血之品同用,如首乌延寿丹。
2.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
本品又能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兼阴血亏虚者,又能补养阴血。治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鲜品食用有效。亦可随证配伍。
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煎服,9~15g。
1.《新修本草》:“主消渴。”
2.《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3.《本草经疏》:“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
本品含糖、鞣酸,苹果酸,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蛋白质,芸香苷等组分。
桑椹有中度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能促进T细胞成熟,从而使衰老的T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对青年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对粒系粗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降低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滋阴的作用原理之一;还有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