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适合各年龄段及有一定活动能力患者的康复锻炼,包括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的五点支撑法和小飞燕动作等,还有适合大多数患者的物理治疗,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的热敷、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针灸推拿及拉开椎间隙减轻压迫的牵引治疗(需注意禁忌人群);药物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可抗炎止痛用于轻至中度疼痛患者(需注意不同年龄不良反应),营养神经药物可促进受压神经修复恢复用于有神经症状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进行性无力等情况的患者需根据病情选合适术式。
一、非药物治疗
1.康复锻炼
适合人群: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及有一定活动能力的患者。对于年轻且病史短、症状轻的患者效果较好,对于老年患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增强腰部稳定性。
具体分析:患者可进行一些针对腰部肌肉的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还有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位,双手背后,头部和下肢同时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一定时间后放松,重复练习。通过这些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减轻腰椎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2.物理治疗
适合人群:大多数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对于有局部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
具体分析: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的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要注意避免烫伤;年轻患者则相对灵活,但也需注意温度和时间。
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腰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推拿可以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调整腰椎的关节位置。但针灸推拿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操作,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比如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不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推拿时要避免用力过猛,以防发生骨折。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也能缓解腰椎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刺激。牵引重量和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10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约30分钟,每天1-2次。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控制不佳、孕妇等患者不适合牵引治疗。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时牵引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孕妇牵引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的作用。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缓解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症状,对于有轻至中度疼痛的患者适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老年患者可能肝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2.营养神经药物
作用机制:对于腰椎骨质增生导致神经根受压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如出现下肢麻木等情况,营养神经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适用情况:当患者出现神经根受压相关症状时可使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均可使用,但同样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个别营养神经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使用过程中需观察患者反应。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适合人群:一般适用于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进行性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存在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影响手术耐受性;年轻患者相对手术耐受性较好,但也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具体情况:当腰椎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经过3-6个月正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且病情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融合术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