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是下肢长骨位于小腿外侧有支撑和参与踝关节运动功能相关疾病有腓骨骨折(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儿童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完全骨折,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肿胀等,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和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与基因变异有关,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等,通过综合检查诊断),腓骨骨折治疗有保守(无明显移位用石膏等固定)和手术(明显移位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腓骨肌萎缩症康复包括运动功能等训练和辅助器具使用。
一、腓骨的解剖结构
腓骨是人体下肢的长骨之一,位于小腿的外侧。它上端稍膨大称腓骨头,头下方缩窄称腓骨颈,下端膨大形成外踝。腓骨与胫骨共同构成小腿的骨性支撑结构,在维持小腿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胚胎发育角度看,不同年龄段腓骨的发育程度不同,儿童时期腓骨相对胫骨较短小,但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长。女性和男性的腓骨在解剖结构上基本相似,但由于生理结构差异,女性在一些涉及腓骨的运动损伤等情况可能与男性有不同的表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腓骨承受的应力不同,可能会影响其结构和功能。有下肢相关病史的人群,腓骨的状态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可能会间接影响腓骨周围的力学环境。
二、腓骨的功能
1.支撑功能
腓骨与胫骨一起承担身体的部分重量,在站立、行走、跑步等运动中,共同维持下肢的支撑结构完整性。在静态站立时,腓骨和胫骨协同作用,将身体的重量从髋关节传递到足部。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骨骼仍在发育,腓骨的支撑功能随着骨骼的生长逐渐完善,在儿童运动时,良好的支撑功能有助于保障运动的安全性,防止因支撑不足导致的损伤。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重心改变,腓骨和胫骨承受的应力有所变化,此时腓骨的支撑功能需要适应身体的变化,男性在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时,腓骨的支撑功能面临更大的负荷考验。有下肢骨折病史的人群,腓骨的支撑功能可能受损,需要通过康复等手段来恢复其正常的支撑作用。
2.参与踝关节运动
外踝是踝关节的重要构成部分,腓骨下端的外踝参与踝关节的构成,对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起着关键作用。在踝关节的背伸、跖屈等运动中,腓骨与周围的韧带等结构协同,保证踝关节运动的正常范围和稳定性。儿童在进行跑步、跳跃等运动时,踝关节的运动需要腓骨的正常参与,若腓骨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女性在穿高跟鞋等特殊鞋类时,会改变踝关节周围的力学环境,进而影响腓骨参与踝关节运动的状态,男性从事篮球、足球等需要频繁踝关节运动的运动项目时,腓骨参与踝关节运动的负荷较大,容易出现相关损伤。有踝关节疾病病史的人群,腓骨参与踝关节运动的功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治疗。
三、腓骨相关疾病
1.腓骨骨折
病因: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如重物撞击小腿外侧、高处坠落时小腿外侧着地等。儿童由于骨骼韧性较好,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成年人则多为完全骨折。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慎发生意外,如摔倒等,可能因身体协调性等因素导致腓骨骨折,男性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如足球比赛中的拼抢等,也容易发生腓骨骨折。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腓骨更容易发生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降低骨骼的强度。
临床表现:受伤部位疼痛、肿胀、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和活动受限。儿童腓骨青枝骨折时,畸形可能不明显,但会有局部的压痛和活动时的疼痛。女性在妊娠期若发生腓骨骨折,需要特别注意治疗方式对胎儿的影响,男性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发生腓骨骨折,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诊断: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X线检查是初步诊断腓骨骨折的常用方法,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线等情况。对于有复杂损伤的患者,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细节。
2.腓骨肌萎缩症
病因:是一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主要与基因变异有关。遗传方式多样,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基因变异导致的腓骨肌萎缩症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时期可能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等,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渐明显。女性和男性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患病的概率理论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疾病的表现和进展速度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来筛查是否患有腓骨肌萎缩症。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腓骨肌、胫骨前肌萎缩,逐渐向近端发展,出现足下垂、跨阈步态等。儿童患者可能在学步阶段就表现出步态异常等情况,女性在妊娠等时期,身体的代谢等变化可能会影响疾病的进展,男性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由于肌肉活动增加,可能会使疾病相关症状加重。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基因检测等进行综合诊断。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异常,基因检测能够明确是否存在相关的致病基因变异。
四、腓骨相关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1.腓骨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腓骨骨折,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的方法。儿童青枝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固定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3-4周。女性在妊娠期发生无移位腓骨骨折时,选择固定材料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多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固定方式。男性在骨折固定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固定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移位、粉碎性骨折等情况的腓骨骨折,多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可以恢复腓骨的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儿童手术时需要考虑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材料。女性在术后康复时要注意身体的恢复情况,男性在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腓骨的功能。术后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足趾的活动等,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2.腓骨肌萎缩症的康复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运动功能训练可以通过肌肉的主动和被动收缩来维持肌肉的力量和体积,延缓肌肉萎缩的进展。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女性在康复训练时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周期等因素,男性在康复训练中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辅助器具的使用:对于出现足下垂等情况的患者,可以使用足托等辅助器具,帮助维持踝关节的正常位置,改善步态。儿童使用辅助器具时要注意器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定期调整器具以适应生长发育。女性在选择辅助器具时要考虑自身的穿着等情况,男性在使用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时要注意正确使用,发挥辅助器具的最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