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表现有皮肤黏膜改变、血压与脉搏变化、意识状态改变、尿量减少、呼吸改变等。

1.皮肤黏膜改变
早期患者皮肤苍白、湿冷,口唇、甲床颜色变浅,按压后苍白区恢复缓慢;随着休克进展,皮肤可能出现发绀、花斑样改变,这是因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血液灌注不足。
2.血压与脉搏变化
血压下降是失血性休克的重要特征,收缩压常低于9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同时,脉搏细速,心率增快,可达100次/分钟以上,严重时脉搏微弱甚至难以触及,这反映了心脏为维持循环而代偿性加快跳动。
3.意识状态改变
休克早期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是由于脑供血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4.尿量减少
肾脏对血流变化极为敏感,失血性休克时,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量减少,每小时尿量常低于20ml,甚至无尿,提示肾脏灌注严重不足。
5.呼吸改变
呼吸频率加快,早期可达20-30次/分钟,患者呼吸急促,这是机体为弥补缺氧而增加肺通气量;病情恶化时,呼吸可能变得浅快且不规则,甚至出现潮式呼吸等异常呼吸节律。
失血性休克病情进展迅速,上述这些表现是判断病情的关键信号,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启动急救措施,快速止血并补充血容量,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及时识别与处理,能有效降低休克对身体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