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有不同症状表现,包括呕血与黑便(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不同程度出血有相应表现且各年龄段有差异)及其他症状(发热、血象变化等);治疗包括一般急救措施(体位、监测、禁食等)、补充血容量(输液、输血等)、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内镜止血、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不同方法在各年龄段有不同考量)。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一)呕血与黑便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若发生呕血多提示出血量较大且出血速度较快,黑便常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成人上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呕出鲜红色血,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时,血液在胃内停留较久,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呕出物可呈咖啡渣样。
2.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症状,但某些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疾病可能有性别差异,如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因男性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其上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黑便表现与女性无本质区别,但基础疾病相关表现可能因性别有一定倾向性。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饮酒者易患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此时呕血、黑便症状出现与饮酒史密切相关;有吸烟习惯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能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等,增加溃疡等疾病发生风险,进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受生活方式影响。
4.病史因素: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上消化道出血时多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病史,出血时腹痛可能缓解;有肝硬化病史者,多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呕血、黑便外,可能伴有肝硬化相关表现,如腹水、黄疸等。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1.轻度出血:出血量较少时,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一般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或仅有轻度变化,年龄较小的儿童对失血耐受能力较差,轻度失血可能就会较快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老年人因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轻度失血也可能较快出现循环系统症状加重情况。
2.中度出血:出血量中等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增快(一般超过100次/分)、血压下降(收缩压可降至90-100mmHg)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血压下降的耐受不同,儿童中度失血时可能很快出现休克相关早期表现,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在血压下降时更容易出现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情况,如脑灌注不足可导致意识模糊等。
3.重度出血:出血量较大时,患者脉搏细速、血压显著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甚至更低)、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等表现,各年龄段重度失血时均会迅速出现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儿童重度失血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更快,老年人则因各器官功能衰退,更易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三)其他症状
1.发热:出血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可能与坏死物质吸收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发热表现无特殊差异,主要是机体对出血后吸收热的反应。
2.血象变化:出血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逐渐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儿童出血后造血代偿能力相对较强,网织红细胞升高可能更明显;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血象变化可能相对不典型。
二、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体位:患者应取平卧位,将下肢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对于儿童要注意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出血或影响呼吸等;老年人也要注意体位舒适且利于循环。
2.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儿童需频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老年人因病情变化可能较快,监测要更及时,及时发现休克等情况并处理。
3.禁食:活动性出血期间需禁食,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时间根据病情而定,老年人也要严格遵循禁食要求,避免进食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出血。
(二)补充血容量
1.输液: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可先输入平衡盐溶液或葡萄糖盐水等,儿童要根据体重等计算补液量,避免过量补液导致心肺功能负担加重;老年人补液速度要适当控制,防止诱发心力衰竭等。
2.输血: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及出血量决定是否输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考虑输血,儿童输血要严格掌握指征,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老年人输血时要注意血型匹配及输血速度等。
(三)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抑酸剂: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发挥作用,有利于止血,各年龄段均可使用,但儿童需根据体重等调整药物剂量,老年人要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止血敏等:某些止血药物可促进凝血功能,但儿童使用要谨慎,避免不当使用导致凝血异常等问题,老年人也要注意药物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个体差异。
2.内镜止血: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可进行内镜下止血,如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注射止血、电凝止血或套扎止血等,儿童进行内镜检查及止血操作要充分评估风险,老年人若能耐受内镜检查,可利用内镜准确找到出血点并止血,相对更精准有效。
3.介入治疗:对于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如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等,该方法对患者创伤相对较小,但儿童及老年人要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及手术风险。
4.手术治疗:少数情况下,如大量出血经上述治疗无效、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等情况需进行手术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相对较少,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老年人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