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腰痛的常见原因包括肌肉骨骼问题(久坐久站、运动损伤、腰椎退变)、脊柱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内脏疾病牵涉痛(肾脏疾病、妇科疾病);非药物缓解方法有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锻炼、合理作息与睡眠)和物理治疗(热敷、按摩);当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需就医,就医后会进行相关检查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总之需综合多因素缓解腰痛,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及时就医。
一、明确腰痛的常见原因
1.肌肉骨骼问题:
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办公室或长时间站立工作,会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容易引发腰痛。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久坐数小时,腰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就可能出现酸痛感。
运动损伤:运动时姿势不当、运动强度过大等都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拉伤、椎间盘损伤等。例如,突然进行剧烈的腰部扭转运动,很容易造成腰部肌肉或韧带的损伤,进而引起腰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损伤的风险不同,年轻人运动较为激烈,发生运动损伤导致腰痛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人运动时若不注意,也可能因动作不协调等出现腰部损伤。
腰椎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会发生退变,如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中老年人是腰椎退变的高发人群,椎间盘退变会使椎间盘的弹性和缓冲能力下降,容易引发腰痛;骨质增生则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腰部疼痛。
2.脊柱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会引起腰痛并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长期弯腰工作、重体力劳动者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人群,年龄增长也会增加患病风险,一般30-50岁为高发年龄段。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会导致椎管空间变小,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腰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中老年人由于腰椎退变,更容易出现腰椎管狭窄问题。
3.内脏疾病牵涉痛: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等,肾脏病变可能会引起腰部牵涉痛。肾炎患者除了腰痛外,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肾结石患者则会有剧烈的肾绞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部。不同性别中,男性患肾结石的概率相对略高一些,而肾炎的发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绝对差异,但不同年龄段发病情况有所不同。
妇科疾病:女性的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也可能引起腰部牵涉痛。盆腔炎患者除了腰痛外,还可能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等症状,在经期或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子宫肌瘤较大时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腰痛。
二、非药物缓解腰痛的方法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收腹挺胸,腰部挺直;坐姿时,应选择有良好支撑的座椅,保持腰部紧贴椅背,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行走时,抬头挺胸,腰部自然摆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保持正确姿势有助于脊柱健康发育,中老年人保持正确姿势可预防和缓解腰部问题。
适度运动锻炼:
核心肌群锻炼: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强腰部核心肌群力量,改善腰部稳定性。平板支撑每次可坚持30-60秒,每天可进行3-4组;仰卧起坐可从每次5-10个开始,逐渐增加数量。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强度应适当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中老年人则应选择相对温和的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瑜伽:一些瑜伽体式,如猫牛式、下犬式等,有助于拉伸腰部肌肉,增强柔韧性。瑜伽运动适合各个年龄段,但初学者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因动作不当造成腰部损伤。
合理作息与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一般以躺在上面腰部能保持自然曲线为宜;枕头高度要适中,使颈椎与脊柱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同年龄段对睡眠的需求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睡眠,老年人睡眠时长相对减少,但也要保证睡眠质量。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对于因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腰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使用热敷,但糖尿病患者等皮肤感觉不敏感的人群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按摩:适当的腰部按摩可以放松肌肉。可由专业按摩师进行按摩,也可以自己用手掌轻轻揉搓腰部,从腰部两侧向中间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对于老年人,按摩力度更要轻柔;儿童一般不建议进行腰部按摩,除非有专业医生指导的特定情况。
三、当腰痛需要就医的情况及应对
1.需要就医的情况
疼痛持续不缓解:如果腰痛持续超过1-2周,经过休息、简单的自我处理后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例如,腰痛持续存在且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腰痛伴有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或者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时,必须尽快就医。下肢无力、麻木可能是神经受压严重的表现,大小便失禁提示可能有马尾神经受压等严重情况;发热、消瘦可能提示有感染性疾病或肿瘤等严重疾病。
2.就医后的检查与治疗
相关检查: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还可能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腰椎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腰部病变情况。X线可以初步了解腰椎的骨骼结构;CT对椎间盘、骨质等的显示较为清晰;MRI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更好,能更准确地判断椎间盘、神经等情况。
治疗方式: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度的可能通过卧床休息、牵引等治疗;如果是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其他脊柱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老是腰痛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适当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