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引起原因有肌肉过度使用(含年龄、生活方式、运动因素)、外伤(含急性、慢性积累性)、寒冷潮湿环境(含年龄、生活方式)、免疫系统因素(含病史影响);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含休息、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康复锻炼(针对性锻炼、生活方式调整)。
一、筋膜炎的引起原因
(一)肌肉过度使用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筋膜等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逐渐下降,中老年人更容易因肌肉过度使用引发筋膜炎。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腰部肌肉反复受力,就易导致腰部筋膜炎。
生活方式: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长时间弯腰等,会使特定部位的肌肉、筋膜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筋膜炎。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易患颈部筋膜炎。
运动因素: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前未充分热身或运动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造成肌肉、筋膜的损伤,进而引发筋膜炎。例如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腿部肌肉反复进行高强度收缩,容易出现腿部筋膜炎。
(二)外伤
急性外伤:身体受到急性的撞击、扭伤等外伤时,可能直接损伤局部的肌肉、筋膜,若损伤后修复不彻底,就容易发展为筋膜炎。比如高处坠落时腰部受到撞击,可能引发腰部筋膜炎。
慢性积累性外伤:长期反复的轻微外伤积累,也会导致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逐渐引发筋膜炎。例如长期从事需要反复抬手动作的工作者,肩部肌肉、筋膜因反复损伤易患肩部筋膜炎。
(三)寒冷、潮湿环境
年龄因素:儿童相对较少因寒冷、潮湿环境直接引发筋膜炎,但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生活的老年人,身体适应能力下降,更易受其影响。比如老年人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腿部筋膜容易因寒冷刺激和血液循环不畅患上筋膜炎。
生活方式: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如煤矿工人长期在地下潮湿环境中作业,皮肤及皮下组织受到寒冷潮湿影响,肌肉、筋膜的血液循环受阻,易引发筋膜炎。
(四)免疫系统因素
病史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时,免疫系统异常可能累及肌肉、筋膜,引发筋膜炎。这类患者本身有基础免疫病史,身体的免疫反应容易对自身的肌肉、筋膜组织造成攻击,导致筋膜炎的发生。
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休息:减少患病部位的过度活动,让肌肉、筋膜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缓解炎症和疼痛。例如腰部筋膜炎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和过度弯腰,多卧床休息。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对于各部位的筋膜炎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因寒冷、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筋膜炎。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筋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比如颈部筋膜炎患者可由专业按摩师进行颈部肌肉的轻柔按摩。
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深入组织内部,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红外线照射一般每次20-30分钟,可改善筋膜炎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用药差异,例如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胃肠道反应等风险,可能需要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
(三)康复锻炼
针对性锻炼:根据筋膜炎的部位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筋膜的柔韧性。例如腰部筋膜炎患者可以进行小飞燕等腰部肌肉锻炼动作,逐渐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减轻筋膜的压力;颈部筋膜炎患者可进行颈部的伸展、旋转等适度锻炼。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不良姿势,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潮湿环境的刺激,有助于预防筋膜炎的复发和促进康复。比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在寒冷天气注意增添衣物,避免腰部、颈部等部位直接接触寒冷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