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成因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饮食、运动、社会心理),膳食防治原则有控制能量摄入(计算基础能量消耗、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合理安排进餐时间,还有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肥胖膳食防治注意事项。
一、肥胖症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能量代谢、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等过程,导致个体更容易发生肥胖。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均为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可高达70%-80%;而父母一方肥胖时,子女肥胖概率约为40%-50%;父母双方都正常体重时,子女肥胖概率仅为10%左右。
(二)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环境因素。例如,长期大量摄入油炸食品、甜品、含糖饮料等,会使能量摄入远远超过身体消耗。一般来说,每100克油炸薯条约含300千卡以上的能量,长期食用此类食物易造成能量堆积。
进食过量也是常见情况,部分人存在无节制进食的习惯,尤其是在面对丰盛美食时难以控制食量,从而使摄入能量过多。
2.运动因素
现代社会人们体力活动减少,以汽车代步、长时间静坐工作或学习等生活方式普遍存在。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天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体力活动量极少,能量消耗降低,多余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一般而言,每天体力活动量不足30分钟的人群,肥胖发生风险明显高于经常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快走等)的人群。
3.社会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可能导致一些人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从而摄入过多食物。另外,部分人存在错误的健康观念,认为体型丰满是健康的表现,缺乏对肥胖危害的正确认识,也会促使肥胖的发生。
二、膳食防治原则
(一)控制能量摄入
1.计算基础能量消耗
根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计算基础代谢率(BMR),公式如男性BMR=66.47+13.75×体重(kg)+5.003×身高(cm)-6.755×年龄(岁);女性BMR=655.1+9.563×体重(kg)+1.850×身高(cm)-4.676×年龄(岁)。然后根据体力活动水平确定总能量需求,一般轻体力活动者总能量需求=BMR×1.56,中体力活动者为BMR×1.725,重体力活动者为BMR×1.9。例如,一位30岁、身高170cm、体重80kg的男性,轻体力活动,其BMR=66.47+13.75×80+5.003×170-6.755×30=1793.76千卡,总能量需求=1793.76×1.56≈2808千卡,在制定膳食计划时要以此为参考控制能量摄入。
2.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
碳水化合物供能应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等)、杂豆类等,避免过多精制糖的摄入,因为精制糖消化吸收快,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后又快速下降,刺激食欲,增加能量摄入。例如,每天可摄入全谷物50-100克。
蛋白质供能占15%-20%,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以一位肥胖患者为例,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1.0-1.2克蛋白质,如50千克体重的人,每天可摄入50-60克蛋白质,可选择100克左右的鸡胸肉(约含20克蛋白质)、150克豆腐(约含10克蛋白质)等搭配食用。
脂肪供能占20%-30%,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如肥肉、黄油等)中,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部分加工食品中。例如,每天烹调用油应控制在25-30克,且尽量选择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的油脂。
(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血糖上升速度。蔬菜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水果每天可摄入200-300克;全谷物每天摄入50-100克;豆类每天可摄入50克左右。例如,早餐可吃一碗燕麦粥(含膳食纤维),午餐和晚餐搭配大量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
(三)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每日进餐3-5次,少食多餐,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选择低能量的食物,如一个苹果、一小把坚果等,但要注意控制加餐的能量摄入,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和能量控制。例如,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可进行适当加餐。
晚餐不宜过饱且不宜过晚进食,晚餐时间最好在睡前3-4小时,避免进食后立即休息,减少脂肪堆积的机会。一般晚餐能量可占全天总能量的30%左右,食物选择应清淡易消化,如一碗杂粮粥搭配一份清蒸鱼和一份清炒时蔬。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肥胖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控制能量摄入时要保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应选择适合儿童的低能量、高营养密度食物,如脱脂或低脂牛奶、瘦肉、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同时,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零食和喝含糖饮料,增加儿童的体力活动,每天保证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家长要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
2.孕妇肥胖
孕妇肥胖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孕妇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控制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多吃鱼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DHA)、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如孕妇瑜伽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老年人肥胖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在膳食防治中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控制能量摄入时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进行调整。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肌肉量,选择低脂乳制品、豆类等作为蛋白质来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预防便秘等问题,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高盐食物,因为老年人对钠的代谢能力下降,高盐饮食易导致高血压等疾病。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轻度体力活动,每天坚持30-6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