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绿色怎么办
婴儿大便绿色可能与饥饿、饮食结构不合理、消化不良、轮状病毒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原因,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1.饥饿
婴儿处于饥饿状态时,肠道蠕动加快,胆汁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大便呈现绿色。
此时,家长应加强喂养,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食物。当婴儿得到充足的食物摄入后,大便颜色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2.饮食结构不合理
如果婴儿已经添加辅食,家长大量给婴儿吃富含叶绿素的食物,比如菠菜泥、青菜泥等,则叶绿素无法完全被婴儿肠道消化吸收,会随着大便排出体外,造成大便绿色。
家长应调整婴儿饮食结构,尽量减少富含叶绿素食物的摄入,可以选择给婴儿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鱼肉、河虾等。
3.消化不良
如果婴儿因胃排空延迟、情绪异常等因素发生消化不良,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当腹泻严重时,由于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胆汁中的胆绿素未能充分转化,也可能导致大便绿色。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促消化药物,比如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多酶片等。同时可以用手掌对婴儿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能够加快肠道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平时也要注意避免给婴儿一次性吃过多的食物,以少食多餐喂养原则为主。
4.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婴儿发生该病后,可出现腹泻症状,多表现为水样便或者黄绿色稀便,并伴有恶心、低热等症状。
该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婴儿腹泻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黄连素、双歧杆菌等药物来止泻。婴儿出现低热时,家长可以用温毛巾擦拭婴儿腹股沟、腋窝等部位,以降低体温。
家长平时还应调整婴儿饮食,对于以奶粉喂养为主的患儿,可以选用无乳糖或者低乳糖的配方奶粉,而母乳喂养的患儿可以按需喂养。
5.伪膜性肠炎
如果婴儿受到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发生伪膜性肠炎,可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感染程度较轻时可表现为黄绿色水样便。
婴儿发生该病后,家长应及时停止婴儿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若停用这些药物后,症状仍然未改善,需遵医嘱使用万古霉素、甲硝唑、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干扰致病菌生长和繁殖,并减少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的吸收,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家长在婴儿腹泻期间,应给其多喝些温水,以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预防脱水的发生。
当婴儿出现大便绿色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去医院儿科、消化内科等科室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比如体格检查、大便常规、血常规等,并遵医嘱针对原因进行规范处理,避免自己盲目给婴儿用药。大多数婴儿通过规范治疗后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