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脱水该怎么办
拉肚子又可称为腹泻,腹泻、脱水可能是由于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食物中毒等原因所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因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腹泻严重时可引起脱水的症状。
急性胃肠炎患者一般无需禁食,但是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呕吐的情况,则应禁食。患者出现脱水的情况时,应及时补液,轻中度脱水者可以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者可以通过静脉补液。患者还应遵医嘱用药止泻,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及洛哌丁胺等。若患者存在明显的痉挛性腹痛,则应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因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等原因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可出现持续性腹泻,从而引起脱水的情况。
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进食会导致疾病的食物,对于腹泻症状严重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洛哌丁胺、地芬诺酯及鞣酸蛋白酵母散等药物治疗,而对于存在脱水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补液,尽快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因遗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患者可出现腹泻的症状,症状严重时每日腹泻可大于10次,易引起脱水的症状。
患者应注意休息,及时补充营养,尽量保持心情愉悦,病情严重者应禁食。为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的情况,应及时补液,严重者可及时输血。对于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血清蛋白,患者还应遵医嘱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柳氮磺胺吡啶、泼尼松及甲基强的松龙等。若患者出现大出血、肠穿孔等情况,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为全结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若患者较为轻症,则预后较好,而重症患者则预后不良。
4、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指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肠道出现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腹泻是常见的症状,若病情拖延,则可导致脱水。
患者应及时戒烟,及时补充营养。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遵医嘱先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柳氮磺胺吡啶、奥沙拉嗪及美沙拉嗪等。若患者症状较重或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则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松、倍他米松及地塞米松等。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大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进食有毒的食物后发生以急性感染、中毒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患者可出现腹泻的情况,因腹泻次数较多,会使其脱水。
患者应卧床休息,若腹痛剧烈应暂时禁食,对于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患者应及时进行补液治疗,可多饮糖盐水及电解质液。若患者腹泻严重,则可及时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等进行止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