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腰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病因、好发人群等方面。

1、定义

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及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2、病因

腰间盘突出的主要病因包括椎间盘退变、损伤、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等。

腰椎骨质增生的主要病因包括年龄增长、长期劳损、外伤、姿势不当、腰椎结构异常等。

3、好发人群

腰间盘突出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

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久坐久站的人。

需要注意,腰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有时会相似,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具体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了解疾病
骨刺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又称骨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损伤、肥胖超重、内分泌紊乱、骨细胞代谢异常、神经营养障碍、关节局部血循改变等因素有关,可伴有严重的疼痛。骨刺本身不会消除,有症状时以临床治愈为目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