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如何诊断
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查、血液检查等。
1.病史采集
包括疼痛的特点、加重或缓解因素、是否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
2.全面的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腰椎的活动度、压痛、反射等,以评估病情。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腰椎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以观察到椎体边缘的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等改变;CT检查对骨性结构的显示更为清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骨赘的大小、形态以及椎管狭窄的程度。
4.骨密度检查
对于骨质疏松的评估有帮助。
5.血液检查
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可用于排除感染等其他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骨质增生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的骨质增生都会引起症状。如果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腰痛
腰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除运动系统疾病与外伤以外,其他器官的疾病也可引起腰痛。如泌尿系炎症或结石、肾小球肾炎、某些妇女疾病(盆腔炎、子宫后倾等)、妊娠、腰部神经根炎和某些腹部疾病皆可出现腰痛。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