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来源:民福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的红细胞视为外来抗原,从而产生针对红细胞表面蛋白或糖类的抗体。这些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会触发补体系统的激活,导致红细胞溶解和破坏。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有黄疸、脾肿大等表现。长期溶血可能导致贫血加重,引起皮肤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确诊通常需要血液学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胆红素测定以及直接Coombs试验等。

了解疾病
黄疸
黄疸是一种体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