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细菌性心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其症状包括全身感染症状、心脏杂音、周围体征、动脉栓塞、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损害。

1.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全身感染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为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多为弛张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痛、疲倦等。

心脏杂音:由于赘生物的形成,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出现相应的杂音。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在心尖区可闻及2/6级以上的吹风样杂音。

周围体征:约1/3的患者可出现周围体征,如瘀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Osler结节、Janeway损害等。

动脉栓塞:赘生物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如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等。

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可有脾大、贫血等。

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全身感染症状:低热、盗汗、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心脏杂音:杂音较急性者更响亮,且出现时间更长,可有新出现的杂音。

皮肤损害:可出现瘀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等。

其他:可有贫血、脾大等。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心脏杂音、贫血等患者,应高度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培养、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患有心脏疾病、人工心脏瓣膜、静脉药瘾者等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感染,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创伤等。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了解疾病
盗汗
盗汗是中医上的病证,意思是机体在入睡后,出现出汗的情况,在醒来后出汗停止,通常分为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