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崩漏止血的中药是什么
崩漏止血的中药有仙鹤草、地榆、白及、藕节、棕榈炭、艾叶、炮姜等,需辨证论治,孕妇等特殊人群需遵医嘱。
1.仙鹤草
收敛止血,止痢,杀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例如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
2.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可用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
3.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治疗体内外诸出血证,尤以肺胃出血见长。
4.藕节
收敛止血。本品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
5.棕榈炭
收敛止血。本品性涩收敛,能止血,且能敛疮,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以及创伤出血。
6.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也为治虚寒性出血之常用药物。
7.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本品性温,善于温经止血,且能温中止痛,可用于治疗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崩漏止血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崩漏止血的治疗,还需要注意休息、饮食等方面的调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特别注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如果出现崩漏止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疾病
便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