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是什么病
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等。
1.病因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引起心包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心包。
药物: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肼屈嗪等可引起心包炎。
肿瘤:恶性肿瘤心包转移或原发性心包肿瘤可导致心包炎。
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心包炎等。
化学因素:石棉、博莱霉素等。
2.临床表现
胸痛:是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位于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左臂等部位,呈锐痛或刺痛,深呼吸、咳嗽、卧位时加重,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的主要症状,轻者仅在活动时出现,重者在休息时也可出现,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甚至休克。
心包摩擦音:是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多位于心前区,呈搔抓样,与呼吸相关,坐位时身体前倾、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件加压时更易听到。
其他症状:可有发热、乏力、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
3.检查
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PR段压低等改变。
胸部X线:可有心包积液的表现,如心影增大、烧瓶状等。
超声心动图:可明确心包积液的量、性质及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包穿刺:可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对病因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等可协助诊断。
4.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可诊断。
需与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胸膜炎、肺炎等相鉴别。
5.治疗
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发病。
对症治疗:包括休息、吸氧、止痛等。
心包穿刺抽液或引流:适用于大量心包积液、有明显心脏压塞症状者。
心包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生心脏压塞或缩窄性心包炎者。
6.预后
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7.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心包炎的药物。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
总之,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