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快速减重、营养不良以及糖尿病;治疗方法为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调整作息、药物治疗。
一.原因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肥胖者肝内脂肪含量较多,容易形成脂肪肝。超过30%的肥胖人群患有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更高,可达61%~94%。腹型肥胖者脂肪肝患病率高达50%。
2.快速减重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行为,可引起脂肪短期内快速分解,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3.营养不良
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人体不能合成载脂蛋白,脂肪不能运出肝细胞,堆积在肝内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发病率较高,约50%的糖尿病人群可发生脂肪肝。糖尿病会引起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脂肪过度分解,血中脂肪酸增高,诱发脂肪肝。
二.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
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如芹菜、香蕉、燕麦等。少吃高油、高盐、高刺激的食物,如肥肉、咸菜、白酒等。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三餐规律。
2.适当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爬山、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减轻体重,改善脂肪肝。
3.调整作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烟酒对肝脏的刺激。
4.药物治疗
若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病情仍未得到改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吡格列酮、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等。
脂肪肝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监测肝功能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