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有什么表现
酒精性肝炎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全身症状、肝区不适或疼痛、黄疸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水、蜘蛛痣、肝掌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酶活性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等。酒精性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饮酒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戒酒、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等。预防酒精性肝炎的关键是戒酒,同时应注意控制饮酒量、合理饮食和定期体检。孕妇、儿童和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应避免饮酒。
1.症状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肝区不适或疼痛: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2.体征
肝脏肿大:部分患者可触及肝脏肿大,质地坚实,有压痛。
脾脏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脾脏肿大。
腹水: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腹水。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酶活性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
其他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甲胎蛋白(AFP)升高等。
4.并发症
肝硬化:酒精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肝癌:长期饮酒可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5.诊断
根据饮酒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酒精性肝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6.治疗
酒精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炎的关键。患者应立即停止饮酒,避免饮酒相关的并发症。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药物治疗:可使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缓解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
7.预防
预防酒精性肝炎的关键是戒酒。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女性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14g纯酒精。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
定期体检:有饮酒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8.特殊人群
孕妇: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孕妇应避免饮酒。
儿童:儿童的肝脏发育尚未完全,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酒精的损害。儿童应禁止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