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和阳虚应吃什么中药
气虚和阳虚的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人参、黄芪、白术、附子、肉桂、干姜等中药进行调理,但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注意饮食、运动和心态等方面的调理。
1.气虚:
人参: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病症。现代医学证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湿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
2.阳虚: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病症。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等病症。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症状和病情来选择,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药之前,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了解中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气虚和阳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