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如何分类大小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分类:
囊性动脉瘤:动脉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内有血栓形成。
梭形动脉瘤:动脉瘤呈梭形扩张,壁较厚,常累及动脉的一段。
夹层动脉瘤:动脉壁中层分离,形成血肿,使动脉壁呈真假两腔。
2.根据动脉瘤的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多发生于颅内Willis环前半部,与动脉粥样硬化无关,由动脉壁先天发育不良或缺陷所致。
感染性动脉瘤:由细菌、真菌或螺旋体感染引起,多发生于颅底动脉环的分支。
外伤性动脉瘤:因头部外伤或穿透伤所致,多位于Willis环的分支。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多发生于老年人,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梅毒性动脉瘤: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多发生于青年。
3.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分类:
小型动脉瘤:直径小于5mm。
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等于5mm。
4.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分类:
颈内动脉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0%~60%,好发于颈内动脉虹吸段及前床突附近。
后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20%,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
前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10%,位于前交通动脉。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15%,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
基底动脉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10%,好发于基底动脉顶端。
椎动脉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5%,好发于椎动脉V4段。
5.根据动脉瘤的症状分类:
症状性动脉瘤:指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压迫脑组织,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无症状性动脉瘤:指动脉瘤未破裂出血,无任何症状,但有潜在的破裂风险。
总之,颅内动脉瘤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