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怎么治疗
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是复温,包括轻、中度患儿放入暖箱中,重度患儿先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然后逐渐提高温度,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同时,还需要给予热量和液体补充、控制感染、纠正器官功能障碍等治疗。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有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出现皮肤硬肿,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以下是关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一些治疗方法:
1.复温
是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措施。对于轻、中度患儿,可将患儿放入已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暖箱温度,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对于重度患儿,应先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温度,每小时升高1℃,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热量和液体补充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应继续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液体,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按每天209.2~251KJ/kg(50~60Kcal/kg)计算,开始时速度宜慢,逐渐增加。液体量应根据患儿的日龄、体重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整。
3.控制感染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4.纠正器官功能障碍
对于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纠正酸中毒、低血糖、心力衰竭等。
5.其他治疗
包括纠正休克、DIC、急性肾衰等。
总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体温、体重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新生儿,治疗难度较大,可能需要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注意患儿的保暖、喂养、皮肤护理等,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