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低的原因包括摄入减少以及排出增多。摄入减少常见于因某些原因导致胃肠道功能不适或吸收不良,从而使被动性摄入减少,致使血液中钠元素降低,引发低钠血症;排出增多比如尿量过多或利尿过度,导致钠从肾脏排出过多,使血液中钠低于正常,出现低钠血症。
一、钠低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具体如下:
1.钠盐摄入不足,如低盐、无盐饮食或禁食等,这是造成低钠血症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
2.钠盐丢失过多,机体不成比例地丢失水分和钠盐,如腹泻、呕吐、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会导致这种状况。
3.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情况下,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超过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引起钠被稀释。
4.消耗性低钠血症,常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晚期、营养不良、年老体衰或其他慢性疾病中。
5.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可发生于脑卒中之类的中枢系统疾病、肿瘤、肺部疾病、遗传性疾病等情况。
二、出现低钠后的应对措施:
1.对于患有钠低的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补钠治疗,可以多食用一些咸的食物,做菜时多添加一些氯化钠,这两种是较为常见且简单的补钠方式。
2.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可以通过注射氯化钠来补钠,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会对病人的脑细胞造成极为严重的损伤,所以一定要对钠低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如果在查体时发现一个人的血清钠低于正常值下限,就被称为低钠血症,而具体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依据不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