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眼肌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相关内容。
一、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定义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是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外肌受累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复视等。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占所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15%~2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儿童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
二、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症状
1.上睑下垂: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睑下垂,晨起时症状较轻,下午或傍晚时症状加重。
2.复视:看东西时出现重影,即一个东西看成两个。
3.眼球活动受限:眼球转动不灵活,不能向各个方向转动。
4.瞳孔括约肌不受累: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者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瞳孔无变化。
三、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诊断
1.新斯的明试验:为可疑病例提供诊断依据。
2.疲劳试验:如反复眨眼、咀嚼1分钟后,上睑下垂加重,可考虑重症肌无力。
3.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测定:约80%的患者此项指标升高。
4.胸部CT或MRI:排除胸腺瘤。
5.电生理检查: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可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单纤维肌电图检查可出现颤抖增宽和阻滞。
四、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治疗
1.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可调节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可静脉输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2.胸腺切除术:适用于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患者,可去除免疫抑制因素。
3.其他治疗:如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五、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预后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预后较好,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生活。但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甚至出现呼吸肌受累,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
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避免使用加重肌无力的药物,如氨基糖昔类抗生素、麻醉药等。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5.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