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中最常见的病因
脑栓塞常见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源性栓塞约占60%75%,常见病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等;非心源性病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及肿瘤、寄生虫栓子等。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应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用药并定期体检;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需定期检查,避免头部外伤,谨慎用药;孕妇要适当活动、合理饮食,患易致血栓疾病需谨慎选抗凝药;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应戒烟限酒、增加运动;有相关病史人群需规范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
一、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
1.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是脑栓塞最为常见的病因,约占脑栓塞病因的60%75%。在各类心脏疾病中,心房颤动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研究表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当心房颤动发生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进而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造成脑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扩大,血流缓慢,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脑栓塞。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也可成为栓子来源。赘生物通常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心脏瓣膜后形成,质地松软,容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据统计,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约为10%20%。
心肌梗死时,尤其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室壁运动异常,局部可形成附壁血栓。在心肌梗死后的数周内,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的风险较高。约有1%6%的心肌梗死患者会并发脑栓塞。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由于人工瓣膜表面容易形成血栓,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2.非心源性栓塞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非心源性病因之一。颈部或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溃疡,其表面的血栓或粥样物质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引起栓塞。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越重,发生脑栓塞的风险越高。当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显著增加。
脂肪栓塞常见于长骨骨折、严重创伤等情况。骨髓中的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随血流进入肺部,部分脂肪滴可通过肺循环进入体循环,最终栓塞脑部血管。约有1%2%的长骨骨折患者会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其中部分患者可出现脑栓塞症状。
空气栓塞可发生于胸部手术、颈部手术、潜水作业等过程中。外界空气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空气栓子,阻塞脑部血管。此外,医源性因素如血管介入操作、静脉输液等,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空气栓塞。
其他少见的非心源性病因还包括肿瘤栓子、寄生虫栓子等。肿瘤细胞可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瘤栓,导致脑栓塞,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寄生虫栓子如血吸虫、肺吸虫等虫卵或虫体也偶可引起脑栓塞,但相对罕见。
二、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这些疾病均增加了脑栓塞的发病风险。因此,老年人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对于心房颤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抗凝药物,以降低脑栓塞的发生风险。同时,老年人应定期体检,监测各项指标变化。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在使用抗凝等药物时,要密切关注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儿童
儿童发生脑栓塞相对少见,但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增加儿童脑栓塞的风险。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必要时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头部外伤等意外情况,减少因创伤导致脑栓塞的可能。在用药方面,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其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如需用药,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3.孕妇
孕妇在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脑栓塞。孕妇应保持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孕期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如果孕妇本身患有心房颤动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疾病,需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谨慎选择抗凝药物,既要预防血栓形成,又要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产妇情况,尽量减少因分娩相关因素导致的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
4.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其血管内皮易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脑栓塞的发病风险。此类人群应尽早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群,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也容易形成血栓。建议这类人群增加日常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5.有相关病史人群
既往有脑栓塞病史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这类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二级预防,规范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同时,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对于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同样需高度重视,因其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发展为脑栓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