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女性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表现为乏力、腹胀、皮肤瘙痒、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转氨酶、胆红素、免疫球蛋白G升高等,自身抗体阳性。
1.自身免疫性肝炎:
女性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居多。
主要表现为乏力、腹胀、皮肤瘙痒、黄疸等。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升高,自身抗体阳性。
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有皮肤瘙痒、黄疸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可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腹痛等。
疾病后期可出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胆红素升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自身抗体阳性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