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问题及措施主要包括: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的预防与护理,如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病情等;活动无耐力的护理,如休息、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安全护理等;有窒息的危险的护理,如体位、清除呕吐物、给氧、心理护理等;知识缺乏的护理,如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定期复查等;焦虑/恐惧的护理,如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家属支持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护理,如饮食护理、营养支持等;口腔黏膜受损的护理,如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观察口腔黏膜等;便秘的护理,如饮食指导、水分摄入、腹部按摩、排便习惯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1.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
休息与体位: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按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补液,补充血容量。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和黏膜色泽、尿量等,判断出血情况。观察呕血和黑便的性质、颜色、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止血治疗护理: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2.活动无耐力
护理措施:
休息: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劳累。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如洗漱、进食等,满足其生活需要。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无头晕、乏力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活动后有无异常。
安全护理:患者活动时需有人陪伴,保证其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3.有窒息的危险
护理措施:
体位: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清除呕吐物: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氧:给予患者吸氧,改善缺氧状态。
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避免因情绪激动导致呕吐加剧。
4.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如病因、诱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其合理饮食。出血停止后,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嘱其遵医嘱服药。
定期复查: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指导其按时复诊。
5.焦虑/恐惧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其恐惧心理。
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家属支持:鼓励家属陪伴患者,给予其情感支持。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出血期间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支持,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7.口腔黏膜受损
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早晚刷牙。
饮食护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观察口腔黏膜: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损、出血、溃疡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8.便秘
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水分摄入: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保持大便通畅。
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
9.特殊人群护理
儿童: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感染、胃炎、溃疡病等多见。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精神状态、有无呕吐等情况,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同时,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老年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居多。护理时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及时发现休克等并发症。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孕妇:孕妇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其他人群相似,但治疗时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护理时要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同时,要注意孕妇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较高,护理时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护理时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护理时要注意预防出血的发生,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