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其症状有皮肤症状、发热、关节痛和关节炎、腹部症状、肾脏损害等,诊断标准包括风团样皮疹、发热、关节痛和关节炎、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治疗方法有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物理治疗等,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及时治疗感染等疾病。
1.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皮肤症状:风团持续时间长,可伴有烧灼感、疼痛和瘙痒。风团消退后可留有紫癜、色素沉着或减退。
发热:可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39℃之间。
关节痛和关节炎:常有关节痛和关节炎,多发生在四肢关节,可伴有肿胀和活动受限。
腹部症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腹部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肾脏损害:少数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
其他:还可有淋巴结肿大、胸膜炎、肺炎等表现。
2.荨麻疹性血管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风团样皮疹:持续时间长,超过24小时。
发热:体温通常在38℃-39℃之间。
关节痛和关节炎:多发生在四肢关节,可伴有肿胀和活动受限。
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补体降低等。
病理检查: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3.荨麻疹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感染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烧药,关节痛时给予镇痛药等。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等。
4.荨麻疹性血管炎的预后如何?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皮疹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消退,但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甚至迁延数年。
严重的荨麻疹性血管炎可累及肾脏、关节等器官,预后较差。
5.如何预防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发生?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及时治疗感染等疾病。
总之,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