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炎有皮肤损害、疼痛与瘙痒、全身症状、关节与肌肉症状、内脏损害、特殊皮肤表现等症状。
1、皮肤损害
皮肤血管炎常见的症状是皮疹,类型多样,包括红斑、紫癜、水疱、溃疡、结节性病变等。紫癜通常表现为直径3-5mm的紫红色瘀点或瘀斑,压之不褪色,可散在分布或融合成片;水疱和血疱多见于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溃疡则因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边缘不规则,基底可见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
2、疼痛与瘙痒
部分患者会感到皮肤疼痛,尤其在皮疹部位或溃疡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与神经末梢受累有关。瘙痒也是常见症状,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会因搔抓加重皮肤损害。
3、全身症状
病情较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肌肉痛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低热,劳累后可能升高,少数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或夜间盗汗。
4、关节与肌肉症状
皮肤血管炎可累及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常见于膝关节等大关节,但通常无红肿。肌肉胀痛和下肢酸软无力也是常见表现,尤其在损害发作期。
5、内脏损害
部分患者会出现内脏受累,如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肺部病变(肺间质病变、气促)等。内脏损害的发生率因血管炎类型而异。
6、特殊皮肤表现
雷诺现象表现为手指或脚趾遇冷或情绪激动时,皮肤先苍白后青紫再潮红;网状青斑呈现为皮肤表面的网状或树枝状青紫色斑纹,遇冷更明显;荨麻疹样皮疹则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风团,持续超过24小时,消退后可能留有色素沉着。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皮疹、关节痛或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尿常规、免疫学检测或皮肤活检,以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