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多样且在特殊人群中有不同表现。症状包括呕血(出血量及速度影响颜色)、黑便(典型呈柏油样,注意与其他致便黑因素鉴别)、便血(量大快时出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依出血量有不同表现,老人弱者更易出现)、贫血和血常规变化(急性、慢性失血表现有别)、发热(出血后24小时内低热)、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升高及相关提示)。特殊人群中,老人易因出血出现休克及心脑并发症,用药需谨慎;儿童表述不清易延误诊断,治疗遵循儿科原则;孕妇出血危及自身与胎儿,治疗要考虑胎儿安全;有基础疾病者是高危人群,应积极治原发病并遵循指导,出血时告知病史助治疗。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1.呕血: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之一。当出血量较大且出血速度较快时,血液会反流至食管,进而经口腔呕出。若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常伴有呕血现象;若在幽门以下,但出血量多、速度快,血液也可反流入胃而引起呕血。呕血的颜色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出血量大、速度快时,呕出的血液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常混有凝血块;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经胃酸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胃酸结合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呕出的血液可呈咖啡渣样棕褐色。例如,大量急性出血时,可能会突然呕出鲜红色血液,伴有血块;而少量慢性出血,可能表现为间断呕出咖啡渣样物质。
2.黑便: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变黑。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过肠道,一般均会出现黑便。典型的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但如果出血量较少,黑便可能颜色较浅,需通过粪便潜血试验才能发现。通常,每日出血量在50100ml以上时,即可出现黑便。需注意的是,食用动物血、肝脏,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铋剂、铁剂等)也可能导致粪便变黑,应注意鉴别。
3.便血:当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速度快,肠道蠕动加速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来不及与硫化物充分反应,可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易与下消化道出血混淆。此时需结合患者病史、其他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进行准确判断。
4.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当出血量较大,超过全身血量的20%时,可出现一系列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早期可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出汗、口渴等症状,这是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代偿反应。随着出血量增加,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即使出血量相对较少,也可能较早出现明显的循环衰竭症状。
5.贫血和血常规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因血液稀释,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短期内可无明显变化,但随后会逐渐下降。慢性失血者,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是由于长期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引起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查还可见网织红细胞升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对失血的一种代偿反应。
6.发热:部分患者在出血后24小时内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发热机制可能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7.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于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到高峰,34天后降至正常。若患者血容量已基本纠正而尿素氮仍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或继续出血。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上消化道出血时,更易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例如,原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出血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脑血管情况。治疗过程中,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脑血管负担或有肝肾毒性的药物。
2.儿童: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因表述不清延误诊断。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哭闹不止等表现,若发现孩子有呕血、黑便或便血情况,应立即送医。在治疗方面,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有损害或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对于低龄儿童,尤其要谨慎使用某些药物,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威胁自身健康,还可能影响胎儿。出血导致孕妇贫血,可引起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甚至早产、流产。孕妇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孕妇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紧张、焦虑加重出血。
4.有基础疾病患者:患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癌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例如,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规律服用抗溃疡药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肝硬化患者要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防止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大出血。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