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肝吗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胰管和胆管)的出血,不包括肝脏本身出血,但肝脏疾病可致其发生。常见原因有食管疾病如食管炎等、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等、胆胰疾病如胆管结石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各异,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差及基础病多,出血易致严重并发症,要规律饮食并积极治疗基础病;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少见,家长要避免孩子接触危险物品,及时送医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孕妇上消化道出血会影响胎儿,应少食多餐、抬高床头,就医告知怀孕情况;有相关病史人群需定期复查,按医嘱治疗与管理生活。
一、上消化道出血不包括肝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肝脏并不属于上消化道的范畴,因此上消化道出血不包括肝脏本身的出血。但肝脏疾病有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肝硬化时,可引起门静脉高压,进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量大,病情凶险。
二、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
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例如食管炎,长期的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导致黏膜破损、糜烂,严重时可引发出血。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引起出血;此外,还有急性胃黏膜病变(如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胃黏膜损伤)、胃癌等。
3.胆胰疾病: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症、胆囊或胆管癌、胰腺癌等。当这些疾病导致胆管或胰管破裂,血液流入十二指肠,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三、不同人群上消化道出血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速度可能较快,且由于机体储备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老年人平时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遵医嘱用药,特别是避免自行滥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若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儿童: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但可能因误食异物损伤消化道、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等原因引起。家长要注意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如果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咖啡渣样物或排黑便,应及时送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随意给低龄儿童使用药物,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3.孕妇:孕妇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导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等。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胃蠕动减慢,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增加食管炎发生风险。孕妇应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避免平卧位加重反流。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4.有相关病史人群: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病史的人群,应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生活管理。如消化性溃疡患者要按疗程服用抗溃疡药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戒烟戒酒;肝硬化患者要避免进食坚硬食物,防止划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同时积极治疗肝脏原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