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肝掌是什么样的
肝掌是指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可能与肝脏疾病、其他疾病、药物、生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肝功能检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肝脏B超等检查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治疗原发病、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和治疗。
一、问题分析
肝掌是指在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肝掌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出现肝掌不一定都有肝脏疾病。
二、肝掌的症状
1.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加压后变成苍白色。
2.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蜘蛛痣,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的皮肤小动脉扩张。蜘蛛痣一般出现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部、颈部、前胸、手背等。
3.手掌表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毛细血管扩张,呈红色或暗红色,形状类似于蜘蛛网。
4.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
三、可能的原因
1.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影响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从而引起肝掌。
2.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肝掌的出现。
3.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肝掌的出现。
4.生理因素:在妊娠期、口服避孕药时,也可能会出现肝掌,但这种肝掌通常会在分娩后或停药后自然消失。
四、检查和诊断
1.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指标,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2.乙肝五项:用于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3.丙肝抗体:用于检测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4.肝脏B超:可以了解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肝脏的病变。
5.其他检查:如肝纤维化指标、甲胎蛋白(AFP)等,有助于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五、治疗方法
1.治疗原发病:如果肝掌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
2.调整生活方式: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3.饮食调整: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药物治疗:如果肝掌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护肝片、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以改善肝功能,缓解症状。
六、特殊人群
1.孕妇:在妊娠期出现肝掌,通常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分娩后会自然消失。但如果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儿童:儿童出现肝掌,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果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3.老年人:老年人出现肝掌,需要警惕肝脏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长期饮酒、患有乙肝、丙肝等疾病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七、预防措施
1.避免饮酒:长期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增加患肝脏疾病的风险。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防止感染肝炎病毒。
3.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4.定期体检:有肝脏疾病家族史、长期饮酒、患有乙肝、丙肝等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