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什么病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重症肌无力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药物、环境因素等有关。以下是关于重症肌无力的一些常见问题:
1.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轻者活动后易疲劳,重者卧床不起。
波动性肌无力:肌无力症状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肌无力症状在早晨较轻,傍晚或傍晚加重。
累及呼吸肌: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2.如何诊断重症肌无力?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新斯的明试验或腾喜龙试验:有助于诊断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特异性较高。
电生理检查:如重复神经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等。
胸腺影像学检查:排除胸腺肿瘤等。
3.重症肌无力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胸腺治疗:部分患者可行胸腺切除术。
其他治疗: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输注等。
4.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避免使用加重肌无力的药物,如抗生素、麻醉药等。
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5.重症肌无力会遗传吗?
重症肌无力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遗传方式较为复杂。
约15%~2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有家族史。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子女患病风险较普通人高。
6.重症肌无力可以治愈吗?
目前重症肌无力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达到临床缓解。
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需定期复诊。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