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症状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患病群体中女性多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1岁以内起病者居多。接下来将为你介绍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1.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部分症状
眼外肌无力:表现为上睑下垂或双眼复视。
延髓肌无力: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讲话鼻音、咀嚼无力等。
全身肌无力:表现为四肢无力,以下肢无力更为常见,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肌肉萎缩、皮疹、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状。
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新斯的明试验、电生理检查、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胸腺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试验是诊断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在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电生理检查:包括重复神经电刺激和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刺激时,出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单纤维肌电图则表现为颤抖增宽和阻滞。
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胸腺影像学检查:胸部CT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胸腺肿瘤等异常。
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胸腺切除术和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对症治疗的药物,可减轻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缓解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调节免疫功能,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其他治疗
血浆置换:通过去除患者血液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缓解症状。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胸腺切除术:适用于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患者,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
4.注意事项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避免感染、创伤、过度疲劳等诱因,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应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患者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