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怎么治疗好的快
跟腱炎的治疗方法多样。一般治疗有休息,停止致痛活动;冰敷,发病初期每天数次,每次1520分钟;症状缓解后进行拉伸与康复锻炼。物理治疗包含超声波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但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症状严重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不过多次注射有跟腱断裂风险。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如跟腱清理术、修复术,术后需长时间康复。特殊人群中,老年人休息久、锻炼循序渐进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儿童青少年优先保守治疗,锻炼有指导;孕妇主要靠非药物治疗,严重时遵医嘱选安全方式。
一、一般治疗
1.休息:跟腱炎发生后,务必停止引起疼痛的活动,如过度行走、跑步、跳跃等,让跟腱得到充分休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经常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强度较大的人群,更需严格遵守休息原则,避免病情加重。
2.冰敷:在发病初期,通常建议每天数次冰敷跟腱部位,每次1520分钟。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从而缓解疼痛。例如在运动后或疼痛发作时,及时冰敷可有效控制症状。
3.拉伸与康复锻炼:症状缓解后,可进行跟腱拉伸锻炼,如站立位跟腱拉伸、坐位跟腱拉伸等,有助于增加跟腱柔韧性,预防再次损伤。同时,进行小腿肌肉力量训练,如提踵练习,能增强对跟腱的支持,促进恢复。但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跟腱再次受伤。
二、物理治疗
1.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声波刺激,促进跟腱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一般需按疗程进行,具体次数由医生根据病情确定。
2.体外冲击波治疗:利用冲击波能量刺激跟腱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组织再生,对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有较好效果。通常每周进行12次,具体疗程因人而异。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这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慎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2.糖皮质激素:在症状严重且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会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等,以迅速减轻炎症。但多次注射可能增加跟腱断裂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注射次数。
四、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跟腱出现严重损伤、钙化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跟腱内有较大的钙化灶影响功能,或跟腱严重增厚、粘连经保守治疗无法改善时。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跟腱清理术,去除跟腱周围的炎性组织、钙化灶等;跟腱修复术,对断裂或损伤严重的跟腱进行修复重建。术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跟腱功能。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跟腱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休息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康复锻炼的强度和幅度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增加,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摔倒等意外。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用药前务必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
2.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跟腱炎的治疗应更加谨慎。优先选择保守治疗,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在康复锻炼时,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规范,防止过度运动对骨骼和跟腱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在治疗跟腱炎时,主要依靠休息、冰敷和适当的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方法。如果症状严重,必须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