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诊断标准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包括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肉疼痛、肌肉活检异常、血清肌酶升高、自身抗体阳性、特征性皮疹等。治疗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暖、饮食均衡、避免感染。
1.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常伴有肌肉疼痛:患者的四肢近端肌肉(如肩带肌、骨盆带肌)对称性无力,表现为抬臂、梳头、下蹲、上楼、举物困难等。肌肉疼痛也是多发性肌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在肌肉无力之前或同时出现。
2.肌肉活检:通过对肌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肌肉纤维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3.血清肌酶升高:多发性肌炎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肌酶水平通常会升高。
4.自身抗体阳性:约9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核抗体、抗Jo-1抗体、抗SRP抗体等自身抗体。
5.特征性皮疹:约7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皮疹,如眶周紫红色水肿性斑疹、Gottron征(指在肘、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膝关节等伸侧出现扁平紫红色鳞屑性丘疹,中央有凹陷)、技工手等。
6.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肌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可帮助评估心脏、肌肉等器官的受累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如果怀疑患有多发性肌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治疗多发性肌炎的方法主要包括: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
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损伤。
3.对症治疗:如使用止痛药物缓解肌肉疼痛、使用营养肌肉的药物等。
4.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有助于恢复肌肉功能。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