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未下传是一种心律失常现象,指心房提前发生的激动未能传导至心室,导致心电图上出现提前的P波但无QRS波群。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由窦房结控制,依次激动心房和心室。而房性早搏是心房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心房提前收缩。当这种提前激动在向心室传导过程中,遇到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激动便无法正常下传至心室,不能引发心室激动,心电图上就表现为提前出现的P波后无相应的QRS波群。
多种因素可引发该现象,生理方面,精神紧张、焦虑、劳累、睡眠不足,以及大量饮酒、摄入过多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都可能成为诱因;病理上,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影响,甚至心脏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房性早搏未下传。
多数情况下,房性早搏未下传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即可。若症状明显或早搏频繁,影响心脏功能,则需药物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进一步检查,明确心律失常机制,采取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