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髌骨脱位不手术会怎样
复发性髌骨脱位指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时反复脱离正常滑车轨道,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与解剖结构异常、外伤史、股内侧肌肌力薄弱等因素有关;不手术会导致疼痛与不适、关节软骨损伤、肌肉萎缩、习惯性脱位、关节功能受限等后果;特殊人群中,青少年不手术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家长要关注并避免孩子剧烈运动;老年人会加重膝关节退变,要加强营养、保护关节;运动员会影响运动生涯,需及时就医和康复训练;肥胖人群会加重膝关节负担,应控制体重并选择合适运动。
一、复发性髌骨脱位概述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指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反复脱离正常的滑车轨道,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解剖结构异常(包括股骨滑车发育不良、髌骨高位、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增大等)、外伤史、股内侧肌肌力薄弱等。这种疾病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骨盆较宽、Q角较大有关。
二、不手术可能出现的后果
1.疼痛与不适
复发性髌骨脱位不进行手术,患者会反复经历髌骨脱位时的剧烈疼痛,这是由于脱位过程中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等受到过度牵拉甚至损伤,关节内滑膜也可能受到刺激。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通常较为严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长期反复的疼痛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且在脱位复位后,膝关节也会持续存在隐痛、酸胀不适等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后症状会加重。
2.关节软骨损伤
髌骨反复脱位会使髌骨与股骨滑车之间的正常接触关系被破坏,导致关节软骨受到异常的摩擦和撞击。关节软骨本身缺乏血液供应,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有限。随着脱位次数的增加,软骨损伤会逐渐加重,从早期的软骨表面磨损、软化,发展到后期的软骨剥脱,露出下方的骨质。这会引起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出现骨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3.肌肉萎缩
由于疼痛和恐惧再次脱位,患者会不自觉地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长期的活动减少会导致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得不到足够的锻炼而出现萎缩。股四头肌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肌肉,其萎缩会进一步降低膝关节的稳定性,形成恶性循环,使髌骨更容易再次脱位。肌肉萎缩还会影响患者的行走步态和运动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
4.习惯性脱位
如果不进行手术纠正导致髌骨脱位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脱位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最终形成习惯性脱位。患者可能在轻微的动作,如转身、上下楼梯甚至站立时就会发生髌骨脱位。习惯性脱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使其对正常的活动产生恐惧。
5.关节功能受限
随着病情的进展,复发性髌骨脱位不手术会导致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屈曲膝关节,这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行走、跑步、上下楼梯等活动。关节功能受限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动可能会变得困难。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完全成熟。复发性髌骨脱位如果不手术,可能会影响膝关节周围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肢体长度差异、关节畸形等问题。而且青少年活动量较大,脱位的风险更高,反复脱位对其心理和身体发育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对于青少年患者,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膝关节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脱位的动作,如过度扭转膝关节等。如果孩子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或脱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复发性髌骨脱位不手术会加重膝关节的退变,使疼痛和功能障碍更加明显。而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力量薄弱,关节稳定性差,更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对于老年人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增强骨骼强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可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等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3.运动员
运动员由于运动强度大,复发性髌骨脱位不手术会严重影响其运动生涯。反复脱位不仅会导致疼痛和关节损伤,还会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增加再次受伤的风险。运动员在出现复发性髌骨脱位后,应及时就医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在康复期间,要避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恢复运动,但要注意运动方式和强度的控制。
4.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复发性髌骨脱位不手术会使膝关节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退变。肥胖还会影响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不利于膝关节的稳定。对于肥胖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在运动方面,可选择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