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哪类人易患
高龄、经产、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巨大儿产妇这七类产妇更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其中高龄产妇身体机能下降,经产妇子宫颈和下段受损,多胎妊娠宫腔压力大,前置胎盘胎盘与子宫壁血管易破裂,胎盘早剥有开放性血管通道,胎膜早破增加羊水与破损血管接触机会,巨大儿分娩对产道损伤大且宫缩强烈;针对不同类型产妇,需在备孕、孕期、分娩等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羊水栓塞,如高龄产妇备孕前全面检查、多胎妊娠产妇增加产检频率等。
一、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指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子宫肌肉的收缩力和弹性变差,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不协调或乏力的情况更为常见,这会增加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风险。而且高龄产妇的血管脆性增加,当胎膜破裂时,羊水更容易通过损伤的血管进入母体。建议高龄产妇在备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分娩时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经产妇
经产妇是指曾经分娩过的女性。经产妇的子宫颈和子宫下段经过多次分娩的扩张和损伤,弹性和完整性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分娩时,宫颈和子宫下段的组织相对松弛,胎膜更容易破裂,羊水也就更容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同时,经产妇的子宫收缩可能更为强烈和频繁,这也增加了羊水被挤入母体血管的可能性。经产妇在孕期要重视产检,特别是对子宫状况的检查。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羊水栓塞的早期迹象。
三、多胎妊娠产妇
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明显升高。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在胎儿娩出的瞬间,宫腔内压力急剧变化,容易导致羊水被挤入破裂的血管中。此外,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管丰富,胎膜破裂后羊水更容易通过这些血管进入母体。多胎妊娠产妇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加产检的频率和项目,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自身的身体状况。分娩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四、前置胎盘产妇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前置胎盘时,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血管容易发生破裂,当胎膜破裂时,羊水可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且前置胎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出血,增加了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前置胎盘产妇在孕期要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胎盘位置的变化。分娩方式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以降低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五、胎盘早剥产妇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会导致子宫壁的血管破裂,形成开放性的血管通道,羊水可通过这些通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还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胎盘早剥产妇一旦确诊,应立即住院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缩短分娩时间,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六、胎膜早破产妇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胎膜早破后,羊水外流,增加了羊水与母体破损血管接触的机会,使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尤其是胎膜早破时间较长时,羊水中的有形成分更容易进入母体,引发羊水栓塞。胎膜早破产妇要立即卧床休息,抬高臀部,避免羊水继续流出过多。医生会根据孕周、胎儿情况等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立即终止妊娠,同时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宫缩情况,预防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七、巨大儿产妇
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的新生儿。分娩巨大儿时,胎儿通过产道时会对产道造成较大的压力和损伤,容易导致子宫颈、阴道等部位的血管破裂。同时,巨大儿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往往更为强烈,这也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血管的风险。产妇在孕期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胎儿过大。如果诊断为巨大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分娩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