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来源:民福康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常见于胃和小肠,由表达特定蛋白的细胞组成。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病因主要与cKIT和PDGFRA等基因变异有关,环境和遗传因素也可能有影响。诊断依靠影像学、内镜及基因检测。治疗以手术为主,不可切除、复发或转移者用药物治疗,还有射频消融等辅助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者治疗需特殊考量。预后受肿瘤大小、部位等多因素影响,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它不同于常见的上皮来源的胃癌、肠癌等。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胃和小肠。它主要由表达KIT蛋白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蛋白的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细胞组成。

二、胃肠道间质瘤的症状

1.早期症状: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

2.进展期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例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等;腹痛,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而异;腹部肿块,较大的肿瘤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肠梗阻,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还有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三、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

目前认为,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主要与基因变异有关。最常见的是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导致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存活。此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发生。虽然有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确切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四、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

1.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超声、CT、MRI等。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等;CT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

2.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等。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情况,发现肿瘤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关键方法。病理检查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确定肿瘤的性质、分级等。

3.基因检测:检测c-KIT和PDGFRA等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对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五、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可切除的肿瘤,手术完整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胃部分切除、肠部分切除等。

2.药物治疗:对于不可切除、复发或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药物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药物有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来控制病情。

3.其他治疗:如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缓解症状或控制肿瘤进展。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决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胃肠道间质瘤较为罕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多学科团队(包括儿科医生、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等)共同讨论决定。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孕妇:孕妇患胃肠道间质瘤时,治疗面临更大的挑战。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平衡母亲和胎儿的利益。手术治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药物治疗也可能存在致畸等风险。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肿瘤的变化和胎儿的发育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进行全面评估,以降低手术风险。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七、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肿瘤的大小、部位、核分裂象、基因状态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肿瘤直径较小、核分裂象低、能够完整切除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肿瘤复发、转移、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预后较差。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预后。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胃肠道间质瘤是癌症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不是癌症,其是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临床上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 临床上认为上皮组织或黏膜细胞来源的叫癌,如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平滑肌组织、淋巴组织、神经组织的称为恶性肉瘤,胃肠道间质瘤是来源于平滑肌组织或神经组织的消化道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分为良性和恶性,如果胃肠道间质瘤直
格列卫对什么癌有效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格列卫一般指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对慢性髓性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效。 1.慢性髓性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能够特异性地阻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2.胃肠道间质瘤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对不能切除或发生转移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预防复
如何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 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等,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是否有转移等情况。而病理学检查则是通过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以确定是否为胃肠道间质瘤,并进一步了解其恶性程度。 如有相关症状或疑虑,建议及时
胃肠间质瘤是怎么形成的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间质瘤指胃肠道间质瘤,其病因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和酪氨酸激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等基因突变有关。 胃肠间质瘤是起源于卡哈尔氏间质细胞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胃肠间质瘤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患者受到遗传、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使酪氨酸激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等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时
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方法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间质瘤即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方法有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胃肠镜下切除术等。 1、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比较简单,适用于情况比较复杂的胃肠道间质瘤,特别是有压迫症状的患者。 2、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 3、胃肠镜下切除
胃肠间质瘤日常应注意什么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日常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诊、适当运动等。 1.改善生活方式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生活作息,有利于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病情的恢复。 2.定期复诊 患者术后应该遵医嘱定期去医院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的复发和肿瘤细胞的转移情况。 3.适当运动 患者
胃肠道间质瘤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会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应避免胡吃海喝,并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消化负担。 2、手术治疗 患者在确诊疾病后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其中部分早期患者可能会达到根治目的。 2、靶向治疗 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舒尼替
为什么会得胃肠间质瘤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间质瘤指的是胃肠道间质瘤,其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环境、遗传等因素导致相关基因突变所致。 1、环境 患者长时间接触化学物质或受到放射线照射,可能会导致酪氨酸激酶基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等基因片段突变,可能会发生胃肠道间质瘤。 2、遗传 若父母存在NF1基因、CNC1基因等异
胃肠间质瘤是什么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间质瘤一般是指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是指来源于患者卡哈尔氏间质细胞的一种软组织肉瘤。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55-65岁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的患病人数相差不大。患者发生胃肠道间质瘤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腹部包块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胃肠道
胃肠道间质瘤是什么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是指来源于卡哈尔氏间质细胞的一种软组织肉瘤。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相差不大。患者发生胃肠道间质瘤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餐后饱胀、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不舒服的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肿瘤组织可向其身体的其他部位转移,导致其出现肝转
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刘正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鉴别有一定难度。通常情况下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包括CT、核磁共振表现进行鉴别。需要与胃癌、结直肠癌、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和胃癌、肠癌鉴别主要依赖于胃镜和肠镜检查,和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主要依赖于CT以及其它影像学诊断。胃肠道间质瘤获得病理诊断相对较为困难,不能通过内镜进行病理活检,在临床鉴别过程
胃肠道间质瘤能痊愈吗
刘正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可以被治愈,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程度,即诊断时机。诊断比较早期患者,经过手术以及其它治疗,完全能够达到根治,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果发现时属于晚期或是肿瘤已经扩散,治疗相对比较困难,需要借助靶向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根治后患者,也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即进行分子靶向治疗,能够降低复发率以及转移率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药有哪些
刘正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在间质瘤治疗中有着巨大作用,而且疗效非常显著,靶向药物比较常见的包括伊马替尼和苏尼替尼,伊马替尼是目前一线标准治疗,苏尼替尼主要用于伊马替尼治疗相对耐药或是出现严重转移。靶向药物治疗作用主要在两方面:第一、胃肠道间质瘤肿瘤体积巨大以及侵犯邻近脏器,进行手术切除非常困难。明确病理可以给予新辅助治疗,肿瘤缩小以及降期后再
胃肠道间质瘤是怎么引起的
刘国栋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研究发现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阿法多肽的基因突变为胃肠间质瘤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开发了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从而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但是,同时还有一些没有以上两种基因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上被称之为野生型胃肠间质瘤,对于野生型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
胃肠道间质瘤怎么治疗
刘国栋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分子药物靶向治疗。对于胃间质瘤,而且最大直径小于两厘米没有症状的患者,可以根据超声表现判断风险分歧,如果风险分歧比较低,而且没有不良因素可以定期复查超声内镜。对于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原则上可以直接手术切除。对于不能切除胃肠道间质瘤,可以考虑靶向药物治疗,待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缩小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如何治疗?
刘国栋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可能会发生转移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切除是目前最可靠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一般早期很难诊断。如果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已经不具备切除条件的时候,可以先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之后,具有手术切除条件时,再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之后,胃肠道间质瘤还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