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肝外胆管结石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胆汁成分异常(如胆固醇过饱和、胆色素代谢异常、其他成分改变)、胆道感染(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胆道梗阻(胆管狭窄和胆囊收缩功能异常)、遗传因素,此外年龄增长、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不良生活方式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需排查先天性胆管异常所致结石,治疗要谨慎;孕妇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降低患病风险,孕期不适及时就医;老年人治疗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体检。

一、胆汁成分异常

1.胆固醇过饱和: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以维持胆固醇的溶解状态。当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过多,或者胆盐和卵磷脂的分泌减少时,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过饱和,容易析出结晶,进而形成结石。例如,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增加了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结石形成的风险。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的代谢功能会有所下降,对胆固醇的调节能力减弱。同时,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脂肪含量较高,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量也相对较多,患肝外胆管结石的几率也会增加。

2.胆色素代谢异常:胆红素是胆汁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当胆道系统发生感染时,细菌会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该酶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沉淀,逐渐聚集形成结石。这种情况在卫生条件较差、容易发生胆道感染的地区较为常见。此外,患有溶血性疾病的患者,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增加,也会增加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3.其他成分改变:胆汁中的一些其他成分,如糖蛋白、黏蛋白等,它们的含量和性质改变也可能促进结石的形成。糖蛋白可以作为结石形成的支架,促进结石的生长和聚集。炎症刺激会导致胆管黏膜分泌糖蛋白增多,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二、胆道感染

1.细菌感染: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是胆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这些细菌可以通过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进入胆道,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胆道。细菌感染会引起胆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胆汁引流不畅,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卫生,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和水,容易引发肠道感染,进而增加胆道感染的机会。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胆道感染,形成结石的风险也更高。

2.寄生虫感染:蛔虫、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也是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病因之一。蛔虫可以钻入胆道,将细菌带入胆道引起感染,同时蛔虫的残骸、虫卵等也可以作为结石的核心,促进结石的形成。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肝胆管内,其代谢产物和虫体本身会刺激胆管黏膜,引起炎症和胆汁成分的改变,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有生食淡水鱼习惯的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较为常见,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三、胆道梗阻

1.胆管狭窄:先天性胆管狭窄、胆管损伤、胆管肿瘤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胆管狭窄。胆管狭窄会使胆汁流动受阻,胆汁在胆管内淤积,容易形成结石。先天性胆管狭窄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由于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胆汁引流不畅,随着时间的推移,结石逐渐形成。胆管损伤多见于腹部外伤或胆道手术之后,损伤部位的瘢痕组织会导致胆管狭窄,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2.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并在进食后将胆汁排入胆管。当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时,胆汁排出不畅,容易在胆囊和胆管内淤积,形成结石。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胆囊肌肉病变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由于胆囊肌肉的弹性和收缩能力下降,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的情况较为常见,患肝外胆管结石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四、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胆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有肝外胆管结石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了胆汁代谢异常、胆道系统的先天性缺陷等,使得这些人群更容易形成结石。

五、其他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管壁会逐渐增厚,胆管的弹性和蠕动功能会减弱,胆汁引流不畅的情况增多。同时,老年人的肝脏和胆囊功能也会有所下降,胆汁成分容易发生改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肝外胆管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2.性别:女性患肝外胆管结石的几率相对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雌激素可以影响胆汁的成分和胆囊的收缩功能,使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特别是在妊娠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变化,胆汁成分和胆囊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患肝外胆管结石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长期禁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生有关。吸烟和酗酒会对肝脏和胆道系统造成损害,影响胆汁的代谢和排泄。缺乏运动和长期禁食会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在胆囊和胆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形成结石。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儿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黄疸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胆管异常导致的肝外胆管结石。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胆汁的排泄,降低患肝外胆管结石的风险。如果孕期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时,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风险较小的治疗方式。同时,老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是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结石,考虑是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的。另外,也与胆道寄生虫、胆管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外胆管结石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外胆管结石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治疗措施缓解病情。 一般治疗:患者需要注意低脂、高蛋白饮食。对于伴有腹部绞痛、寒战发热等情况的患者,需要禁食禁水。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服用颠茄片,或者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进行解痉、镇痛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可以行
胆汁性肝硬化可以手术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是否可以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胆汁性肝硬化是长时间肝外胆道梗阻、肝内胆汁淤积所引起的肝硬化。如果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不推荐手术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布地奈德、环孢素等。如果是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和肝外胆管结石、肿瘤等造成胆道梗阻有关,可以
肝外胆管结石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外胆管结石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结石。 胆管结石是发生于胆管内的结石,根据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将其分为肝外和肝内胆管结石。其中肝外胆管结石是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即肝总管和胆总管的结石,该病是不是会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寄生虫以及胆管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以及黄疸等症
肝外胆管结石都有哪些危害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肝外胆管结石会引起急性胆管炎、胆道出血、胆管癌等危害。 1、急性胆管炎 肝外胆管结石会使胆管梗阻及胆汁淤积,当受到细菌入侵时,容易引发感染,形成急性胆管炎。 2、感染性休克 当肝外胆管结石合并感染时,会使感染的胆汁随血液进入肝脏,从而造成脓毒血症、菌血症等情况,严重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3、胆管癌
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如何护理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外胆管结石术后需保持T管引流通畅、注重饮食调理以及生活调养等。 1、保持T管引流通畅 部分患者可能会在胆总管中留置T管,需保持T管引流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袋,以免发生感染,不利于身体恢复。 2、注重饮食调理 饮食应以易消化、清淡、富含营养食物为主,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注重饮食卫生,饭前便后
早上第一泡尿很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早上第一泡尿很黄,可能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也可能与尿路感染、胆石症、肝炎等疾病因素有关,根据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正常现象 尿液中含有尿酸、尿素、无机盐等成分,本身就会呈黄色,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尿液浓缩,就会使尿液颜色更加明显一些,从而出现早上第一泡尿特别黄的现
怎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可以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 对于小型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可以在医嘱下使用胆汁酸药物、解痉药物等帮助促进胆汁排泄,改善胆道平滑肌痉挛的情况。 2、手术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明显的患者需要做经皮经肝胆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等手术治疗,其可以恢
胆结石的症状和治疗
王红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类型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胆囊结石:患者会出现胆绞痛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疼痛可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2、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右上腹可发生一阵阵的绞痛,当引起胆管梗阻时可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 3、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多无
肝内胆管结石40年了?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患者患有肝内胆管结石40年的,一般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肝内胆管结石如果40年都没有造成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话,平时也不用过于担心。平时只要积极的改善生活习惯,平时尽量低盐低脂,少吃一些高胆固醇的食物,按时作息就可以了。定期去医院复查,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疾
肝内胆管结石或钙化是什么意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能分泌胆汁促进消化,如果胆汁的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在肝脏内形成结晶,逐步形成结石,堵塞肝内胆管,出现上腹部疼痛,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下降等症状。肝脏钙化是一种退行性变,一般较小的钙化可以不处理,随访观察,若钙化较大,则需要行手术切除。肝内胆管结石,一旦发现应该
胆管结石有哪些并发症
王东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胆管结石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单管结石,对于肝外胆管结石,最主要的是由于结石堵塞胆总管,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可以表现出明显的腹痛、寒战、发热、黄疸,部分患者会合并有感染中毒性休克、少尿、神志淡漠,也有的患者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而肝内胆管结石,由于结石堵塞肝内胆管,刺激胆管壁,继发细菌感染和炎症,可以引起肝内胆管炎、
肝内钙化和肝胆管结石怎么区分
杨玉龙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甲
对于肝内钙化和肝胆管结石,可以通过彩超、核磁共振、CT等影像学检查来区分。如果是肝内钙化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内有钙化灶,但无胆管扩张。如果是肝胆管结石,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结石和堵塞近端胆管扩张。因此,一旦出现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有什么优势
徐心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的优势就是术后患者的伤口会很小,而且恢复速度会很快,患者的伤口也不会留下疤痕。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也要多注意饮食,避免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
肝内胆管结石要不要紧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病情是否严重需要结合结石大小、所属部位进行分析,如果结石较小,对患者影响较小,肝胆系统通畅,胆汁排泄良好,患者可能临床症状不太明显或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出现肝区钝痛、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如果结石较大,发生肝胆系统堵塞,胆汁排泄异常,可出现急性炎症、腹部疼痛加重,可出现高热、寒颤、黄疸等症状。
胆管结石怎么办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胆管结石又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如果没有临床表现可以观察为主。如果肝内胆管结石引起胆管炎表现,如腹痛、发热、黄疸等要进行外科手术。肝外胆管结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传统有外科手术治疗,目前都主张采取消化科微创治疗及ERCP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术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儿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注意事项比较多。第一,需要注意饮食,不要吃油炸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特别不建议喝酒。第二,要调整生活习惯,饮食规律、按时吃早餐、不要熬夜。第三,还需适当体育锻炼,如果肥胖最好减肥;此外,还需注意预防感染,必要时口服抗生素预防就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