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做几个位置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重复电刺激是常用的具有特异性的检查方法之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重复电刺激的相关内容。
1.什么是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
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是神经科常用的具有特异性的检查方法之一,采用低频(1-5Hz)和高频(10-20Hz)重复刺激尺神经、面神经或腋神经,根据肌肉动作电位改变判断神经肌肉功能。
2.哪些人需要做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疑重症肌无力患者、有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但不典型者、Lambert-Eaton综合征患者等。
3.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的具体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被检者取平卧位,将表面电极分别置于刺激部位(如上述提到的尺神经、面神经或腋神经)和记录部位(通常选择患侧的三角肌或胸锁乳突肌),记录电极放置的位置要尽可能地靠近刺激电极。先进行低频(1Hz)重复电刺激,波宽0.2-1ms,然后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至5Hz,连续刺激3-5秒,观察并记录肌肉动作电位的变化。再进行高频(10Hz)重复电刺激,波宽0.2-1ms,连续刺激3-5秒,同样观察并记录肌肉动作电位的变化。
4.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的结果怎么判读?
根据肌肉动作电位的改变情况,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完全无力型:低频和高频重复电刺激后,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均降低。
部分无力型:低频重复电刺激后,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高频重复电刺激后,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高或正常。
正常型:低频和高频重复电刺激后,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均正常。
5.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有什么意义?
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低频重复电刺激后,出现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而高频重复电刺激后,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高或正常,即表现为“低频刺激递减”,则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还可以用于评估重症肌无力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6.做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前需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病情和用药情况。
检查前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检查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摆放体位,保持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
检查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需休息片刻,待医生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7.哪些人群不适合做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
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
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设备的患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
8.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避免感染,如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