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的症状及调理

来源:民福康

气血两虚有一般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疲倦乏力、毛发干枯易脱落等)和脏腑相关表现(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经系统头晕目眩等),调理可通过饮食(选择补气血食物并均衡搭配)、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适度运动)、中医(中药调理需遵医嘱辨证论治、穴位按摩注意适用人群)进行。

一、气血两虚的症状

(一)一般表现

1.面色:气血两虚者常面色苍白或萎黄,这是因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部失却气血的滋养。从生理学角度看,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而气血两虚时,面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不足,出现面色异常。

2.精神状态:患者多精神萎靡、疲倦乏力,这是由于气血不足,无法为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能量,使人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济、容易疲劳。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气血两虚可能表现为活泼程度降低、不爱运动;老年人则可能更容易困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女性因生理特点,在月经、妊娠、分娩等阶段若气血两虚,精神状态受影响更明显,可能出现情绪不佳等情况。

3.毛发:头发失去气血的滋养,会出现干枯、易脱落等现象。气血是头发生长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中提到“发为血之余”,气血充足则头发乌黑亮丽、坚韧有光泽,气血两虚时头发营养供应不足,出现干枯、脱落等问题。

(二)脏腑相关表现

1.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的症状。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气血的推动,气血两虚时,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心悸,即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同时呼吸气短,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气血两虚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不适,需格外关注。

2.消化系统: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两虚多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进食量少,以及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饮食不规律者,更容易出现脾胃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气血两虚的消化系统症状。女性在月经前后,因激素水平变化,消化系统受气血两虚影响可能更明显,出现上述不适加重的情况。

3.神经系统:可表现为头晕目眩。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脑失所养,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渐亏,更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神经系统受气血两虚影响,头晕目眩等症状可能较为突出。

二、气血两虚的调理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多食用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红枣富含铁等营养成分,能起到补血的作用,可每天适量食用红枣,煮粥或直接食用均可;桂圆也是良好的补气血食材,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煲汤饮用;黑芝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可将黑芝麻加入粥中食用;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富含铁、维生素A等,能补充气血,可每周食用12次。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理需有所差异,儿童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制成的辅食,但要注意适量,避免消化不良;老年人食用动物肝脏需注意胆固醇摄入情况,可咨询医生后合理安排。

2.饮食搭配: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例如,将瘦肉与红枣、枸杞一起炖汤,瘦肉提供优质蛋白质,红枣、枸杞补气血,营养全面。女性在月经后可适当增加补气血食物的摄入,如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与补气血食物搭配,以补充经期流失的气血。

(二)生活方式调理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气血的恢复。成年人一般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婴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幼儿也需1013小时。长期熬夜会耗伤气血,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上夜班的人群,更要注意通过调整其他时间的休息来弥补气血损耗。

2.适度运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散步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每天可散步30分钟左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适合气血两虚者练习。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办公室人群,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促进气血循环。

(三)中医调理

1.中药调理:一些中药具有补气血的作用,如黄芪、当归、党参等。黄芪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党参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配伍成方剂进行调理。但中药调理需谨慎,不同体质的人适用的中药方剂不同,例如湿热体质者不宜过多使用温补气血的中药,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后开具合适的方剂。

2.穴位按摩:按摩一些补气血的穴位,如足三里穴、血海穴、气海穴等。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足三里穴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血海穴是补血要穴,按摩血海穴可促进气血生成;气海穴能补气培元、益肾固精。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天可适当按摩这些穴位,每次按摩每个穴位35分钟。特殊人群如孕妇,按摩穴位需谨慎,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了解疾病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为证候名。亦称气血两亏。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而致气虚。临床表现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等。治当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气血不足气血两虚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和气血两虚,在中医上来说是气虚和血虚的症状同时存在,机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病理状态。临床的调理上:一、饮食结构的调理,因为人体的气血主要来源于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适当的多吃一些调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八宝粥,猪肝瘦肉粥,牛奶,鸡蛋等。二、选择具有健脾益气生血,气血双补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年女人缺钙的症状气血两虚症状?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当老年女人表现出缺钙后,首先会表现出浑身酸痛,腰膝酸软,睡觉时腿爱抽筋。并且不爱吃饭,精神萎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及时补充钙,补钙的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D,同时也应当注意食疗。
气血两虚有什么症状该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虚的症状非常多,多见症状有精神疲惫、身体无力、少言懒语、脸色暗沉发黄没有光泽,女性还会表现出月经推迟、闭经、经血崩漏等表现,部分人群还可能会表现出胸闷气短、腹泻、腹胀、记忆力下降、头晕、腹胀等,这些都属于是气血虚的症状。大多数气血虚都是由于身体过度劳累、久病体虚、饮食不规律所导致的。如果感觉全身
全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全当归是补血药中的一种,其主要功效包括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 1、补血活血 当归既能补充血液,又能促进血液运行,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补血药的重要特点。它可用于改善因气虚导致的血瘀或气血两虚等状况。 2、调经止痛 常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问题。 3、润肠通便 有助于缓解便秘问题。 如
当归养血丸是什么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当归养血丸具有补养气血的功效。 当归养血丸主要成分包含当归等,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等作用,通过合理的配方组合,能起到较好的补养气血效果。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者。对于女性因气血不足导致的月经不调等问题也可能有一定帮助。 在服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剂量,避免自行增减。同时,要
当归补血口服液的作用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当归补血口服液的作用有补养气血、调经止痛、增强免疫力等。 1.补养气血 当归补血口服液能有效治疗气血两虚证,如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精神萎靡等症状。 2.调经止痛 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问题,当归补血口服液能起到调经止痛的作用。 3.增强免疫力 免疫力低、气血虚弱、易感冒的人群,服用当归补血口
气血虚吃什么中成药
李静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气血虚患者可以吃六味地黄丸、归脾丸等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 其主要成分为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具有补肾益气、滋阴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2.归脾丸 包含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远志、酸枣仁等成分。可益气健脾、活血调经,适用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健等
养荣百草丸能把月经调理好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养荣百草丸是否能把月经调理好,需要分情况判断。 如果患者的月经不调是由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如月经量少、色淡、质地稀薄,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养荣百草丸的补血养血、调经止痛作用可能会对此类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异常情况,单一使用养荣
气血两虚的人会不会容易累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气血两虚的人的确容易出现疲劳感。 气血在中医理论里是重要概念,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血两虚意味着人体内气和血的量或质不充足,这种状况下,身体各项功能会受影响而呈现出多种症状,其中就包含容易疲劳这一表现。除了易疲劳,气血两虚还可能有面色苍白、唇色淡白、眼神无神、心悸、气短、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补气血的中成药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补气血的中成药有很多种,例如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 上述中成药对于治疗气血两虚引起的各种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注意,虽然中成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长期大量使用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补气血的中成药时,需要按照医
如何判断气血两虚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临床表现如果有乏力、四肢无力、懒言、不想活动、头晕、没有精气神、精神状态差、面色苍白、口唇淡,一般都会被判断为气血两虚。出现气血两虚后,可以运用中药进行调理,常用的中药有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同时还可以配合吃补气血的食物进行调理,这样会使效果更好一点。
气血两虚是怎么造成的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气血两虚一般都是因为营养不良,平时吃的不好、饮食不规律所致。另外一种情况是因为有出血性疾病,比如女同志月经不调,每次月经量都比较多或者因为痔疮出血,都容易导致气血虚。针对气血两虚临床上可以通过补气血的方法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八珍颗粒,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针对病因治疗。
气血两虚有什么症状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气血两虚主要是气与血两方面的症状,气虚方面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皮肤干燥、口腔干燥、大便干燥等情况。失去营养的状态,也就是血虚方面,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女性会表现出月经量少或者月经颜色浅淡等情况,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