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易得羊水栓塞
高龄产妇、有过胎膜早破经历、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宫缩过强、有过人工破膜经历、剖宫产产妇等情况均与羊水栓塞发生风险相关,相应产妇需在孕期加强产检等,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加强监测、规范操作等以降低羊水栓塞发生风险
一、高龄产妇
1.相关因素: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产妇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子宫肌层弹性降低等,使得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年龄大于35岁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概率相对高于年轻产妇。
2.应对措施:高龄产妇在孕期应加强产检,密切监测自身和胎儿的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孕期管理,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以降低分娩时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
二、有过胎膜早破经历的产妇
1.相关因素:胎膜早破时,羊膜腔与外界的通道打开,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当胎膜早破时间较长或胎膜破裂口较大时,羊水进入母体的机会增加,从而提高了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2.应对措施:对于有胎膜早破经历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加强监测,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宫缩过强的产妇
1.相关因素:宫缩过强会使子宫肌层内的压力急剧升高,促使羊水更容易通过子宫壁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在催产过程中如果催产素使用不当导致宫缩过强,就会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
2.应对措施: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严格把控宫缩情况,合理使用宫缩相关药物,根据产妇的具体状况调整宫缩强度,以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可能。
四、有过人工破膜经历的产妇
1.相关因素:人工破膜是人为地使胎膜破裂,这一操作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羊水分布和流动,增加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风险。
2.应对措施:进行人工破膜操作时,医护人员会规范操作流程,在破膜后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做好应对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准备。
五、剖宫产产妇
1.相关因素: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处的血窦开放,羊水有可能通过这些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此外,剖宫产时的一些操作也可能增加羊水进入母体的机会。
2.应对措施:剖宫产产妇在术前术后医护人员都会加强监测,注意观察产妇的各项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迅速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