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孕妇容易得羊水栓塞
高龄产妇、有过胎膜早破经历、生产时子宫收缩过强、剖腹产、胎盘早剥、使用过催产素等宫缩剂的孕妇发生羊水栓塞风险较高,高龄产妇需产检并选正规机构分娩;胎膜早破要平卧送医;生产时宫缩过强医护会调整宫缩;剖腹产要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操作;胎盘早剥需紧急处理;使用宫缩剂要严格掌握剂量等监测调整以降低风险
一、高龄产妇
1.相关情况: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属于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产妇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子宫肌层的弹性等可能发生变化,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增加。从生理角度看,高龄产妇的机体对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羊水相关异常情况的调节和应对能力较年轻产妇有所减弱。
2.应对建议:高龄产妇在孕期应严格按照产检要求进行各项检查,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分娩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监测和处理。
二、有过胎膜早破经历的孕妇
1.相关情况:胎膜早破时,羊水外流,宫腔内压力变化可能使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胎膜早破后,羊膜腔与外界相通的时间延长,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
2.应对建议: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采取平卧体位,尽快送往医院,在运输过程中也要保持平卧,医护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监测。
三、生产时子宫收缩过强的孕妇
1.相关情况:子宫收缩过强会使子宫肌层内的压力急剧升高,这种情况下羊水更易通过子宫静脉窦等途径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强烈的子宫收缩可能导致羊膜腔内压力瞬间增大,超过了羊水进入母体的正常阻力,促使羊水成分进入母体循环系统。
2.应对建议:医护人员在分娩过程中会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若出现子宫收缩过强,会采取相应措施来调整宫缩强度,如使用药物等进行适当干预,同时加强对孕妇的监测。
四、剖腹产孕妇
1.相关情况: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处的血窦开放,羊水有可能通过这些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手术操作会破坏子宫的正常结构,使得羊水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开放的血窦,增加了羊水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2.应对建议:剖腹产孕妇在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医护人员会严格操作,注意对子宫切口等部位的处理,尽量减少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机会,术后也会密切观察孕妇的情况。
五、胎盘早剥的孕妇
1.相关情况:胎盘早剥时,胎盘后血肿使子宫内压力升高,促使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胎盘早剥会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剥离,引起子宫内环境的改变,进而增加羊水进入母体的风险。
2.应对建议:对于胎盘早剥的孕妇,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迅速终止妊娠,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羊水栓塞的发生,医护人员会争分夺秒进行救治。
六、使用过催产素等宫缩剂的孕妇
1.相关情况:催产素等宫缩剂的使用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从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宫缩剂的使用会影响子宫的收缩特性,当宫缩过强或不协调时,容易打破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正常平衡,使得羊水更易进入母体血循环。
2.应对建议:在使用宫缩剂时,医护人员会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剂量,密切监测孕妇的宫缩情况、生命体征等,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宫缩剂的使用,以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