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的原因
死胎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母体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子宫异常、高龄等)、胎儿因素(染色体异常、胎儿结构畸形、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和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异常)以及环境因素(化学物质暴露、辐射、不良生活方式),针对不同因素需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如孕期密切监测、保证营养、避免不良接触等。
一、母体因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升高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引起胎盘灌注不足,使胎儿缺氧。有慢性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更高,年龄较大(超过35岁)的孕妇也易患此病。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怀孕前应控制好血压,孕期要密切监测血压。
2.糖尿病:无论是孕前糖尿病还是妊娠期糖尿病,都可能导致胎儿高血糖,引起胎儿代谢紊乱,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增加死胎风险。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更易患糖尿病。这类孕妇孕期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和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母体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胎盘和胎儿组织,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血液循环。年轻女性相对高发,有相关病史的女性怀孕前应咨询医生,评估病情和风险,孕期需密切监测病情活动。
4.感染:孕期感染某些病原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死亡。孕妇如果生活环境较差、不注意饮食卫生或接触宠物等,感染风险增加。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进行相关病原体筛查。
5.子宫异常: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可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和胎儿的生长空间,导致胎儿缺氧或发育受限。有子宫手术史或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女性更易出现此类问题。孕前可进行相关检查,评估子宫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6.高龄孕妇: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同时孕妇的身体机能也有所下降,患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升高,从而增加死胎的发生风险。高龄孕妇孕期要加强产检,进行更多的胎儿监测项目。
二、胎儿因素
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可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死胎。胎儿染色体异常与父母的染色体情况、孕妇年龄等因素有关。对于有染色体异常家族史或高龄孕妇,可在孕期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无创DNA检测等。
2.胎儿结构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泌尿系统畸形等严重的胎儿结构畸形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胎儿死亡。孕期可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胎儿结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胎儿生长受限:多因胎盘功能不良、母体营养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胎儿生长缓慢,体重低于同孕周胎儿的正常范围。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易发生死胎。孕妇孕期要保证营养均衡,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情况。
三、胎盘和脐带因素
1.胎盘早剥: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可导致胎儿急性缺氧和失血,严重时可引起死胎。孕妇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腹部外伤等情况时,胎盘早剥的风险增加。孕期要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积极治疗妊娠期并发症。
2.前置胎盘: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可导致孕晚期出血,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多产、多次刮宫等因素可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这类孕妇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如有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脐带异常:脐带绕颈、脐带打结、脐带脱垂等可导致脐带血流受阻,使胎儿缺氧。胎儿活动频繁、羊水过多等情况可增加脐带异常的发生概率。孕妇要注意胎动情况,如有胎动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环境因素
1.化学物质暴露:孕妇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铅、汞、苯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从事相关职业或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孕妇风险较高。孕妇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工作中要做好防护措施。
2.辐射:长期暴露于高强度辐射环境中,如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可导致胎儿染色体损伤和基因突变,增加死胎风险。孕妇应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如需进行检查应告知医生自己怀孕的情况。
3.不良生活方式:孕妇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死胎的发生风险。孕妇应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毒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