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建立开放,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原因,老年、长期大量饮酒、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更易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致急性胃黏膜糜烂,肝功能减退使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有乙肝病史者易出现相关出血;门静脉高压使内脏血管扩张、胃黏膜血流改变、促溃疡物质代谢异常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吸烟饮酒、有胆道疾病史者易引发溃疡出血,不同年龄段肝硬化患者均可发病,老年患者出血后恢复相对困难
一、门静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
(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时,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导致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系统之间的侧支循环建立并开放。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重要的侧支循环之一,正常情况下食管静脉、胃底静脉回流至门静脉,当门静脉高压时,这些静脉回流受阻,血管扩张、迂曲,形成静脉曲张。而曲张的静脉壁变薄,在受到粗糙食物、胃酸反流等刺激或腹内压突然升高等因素影响时,极易破裂出血,这是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相关研究表明约50%-70%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年龄方面,老年肝硬化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可能更易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导致肝硬化的人群,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且出血风险也相对增加;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肝硬化患者,再次出血的概率也会升高。
二、胃黏膜病变
(一)急性胃黏膜糜烂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这是胃黏膜病变的一种。门脉高压使胃黏膜下血管丛淤血、扩张,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糜烂。另外,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减退,肝脏对一些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能力下降,如对前列腺素等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物质代谢减少,也会导致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容易出现糜烂、出血。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肝硬化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胃黏膜病变相关的出血;有乙肝病史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其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的风险可能与其他病因导致的肝硬化有所不同,但总体机制相似。
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一)门静脉高压影响下的溃疡发生
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导致内脏血管扩张,胃黏膜血流改变,同时肝脏对一些促溃疡物质如促胃液素等的代谢异常,使得十二指肠球部易发生溃疡。当溃疡侵蚀血管时,就会引起出血。在年龄上,不同年龄段的肝硬化患者都可能发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但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出血后恢复相对困难;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饮酒的肝硬化患者,会加重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增加溃疡及出血的风险;有胆道疾病等病史的肝硬化患者,也可能因相关因素影响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概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