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锻炼方法如下
腰椎病可通过有氧运动(如游泳)、腰背肌锻炼(如小飞燕动作、五点支撑法)、柔韧性锻炼(如猫式伸展)及日常活动中的锻炼(如站立位腰部伸展、坐位腰部旋转)来改善,不同人群锻炼需注意相应事项,以缓解症状、增强腰部功能等。
一、有氧运动
1.游泳:游泳是非常适合腰椎病患者的有氧运动,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自重对腰椎的压力,同时游泳时身体呈水平状态,脊柱所受压力较小,且游泳需要全身肌肉参与运动,能增强腰背肌力量。例如有研究表明,坚持规律游泳锻炼的腰椎病患者,其腰部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腰部功能也得到改善。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游泳,每次持续30-60分钟,可选择自由泳、蛙泳等泳姿,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因受凉导致腰部肌肉紧张加重病情。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腰椎病患者,可选择在室内温水泳池游泳;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室外泳池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防晒和避免在水温过低时段游泳。
二、腰背肌锻炼
1.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这个姿势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一般每次做10-15个为一组,每天可做3-5组。对于年龄较小、身体柔韧性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动作幅度和次数;而对于年龄较大、腰部活动受限的患者,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损伤。通过小飞燕动作可以有效锻炼腰背肌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有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小飞燕锻炼的腰椎病患者,其腰椎间盘退变进展得到一定延缓,腰部疼痛发作频率降低。
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开始时每次做10-15个,每天可做3-5组。对于女性腰椎病患者,在月经期间要注意适当减少锻炼强度和次数,因为经期身体相对较为敏感,过度锻炼可能会加重腰部不适;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腰椎病患者,进行五点支撑法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椎体压缩骨折等不良后果。该锻炼方法能增强腰背肌力量,对改善腰椎病症状有一定帮助。
三、柔韧性锻炼
1.猫式伸展:患者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像猫一样拱背、塌腰,然后慢慢伸展背部,再弓背,重复进行。每次进行10-15次,每天可做2-3组。猫式伸展可以增加腰椎的柔韧性,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腰椎病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工作间隙进行几次猫式伸展能有效放松腰部肌肉。但对于患有急性腰椎扭伤的患者,在急性期不宜进行猫式伸展,以免加重损伤;对于老年腰椎病患者,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因柔韧性下降导致动作幅度过大而受伤。
四、日常活动中的锻炼
1.站立位腰部伸展: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腰部伸展。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一侧弯曲腰部,保持15-30秒,再换另一侧。这样能缓解站立时腰部肌肉的紧张。对于从事教师、售货员等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要养成定时进行腰部伸展的习惯,以预防腰椎病发生或缓解已有症状。对于有腰椎侧弯病史的患者,在进行站立位腰部伸展时要注意两侧的平衡锻炼,避免加重侧弯程度。
2.坐位腰部旋转: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身体缓慢向一侧旋转,双手可轻扶对侧肩部,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这种锻炼能增加腰椎的旋转灵活性,对于改善腰椎活动度有帮助。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人群,如司机,在驾驶间隙进行坐位腰部旋转锻炼很有必要。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患者,要避免过度旋转腰部,以免刺激神经根,加重疼痛症状。



